张忠廉:永做照亮学子前行路的明灯

  当时针划过午夜12点,校园归寂于又一个凌晨。

  一位耄耋老者,一群青年学子,走出教学楼,在相伴而行的路上,仍然不停地讨论着实验中的难题,这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这一幕,在北理工的校园里天天上演,老者熟悉的身影,曾刷红过北理师生的朋友圈,这位每天陪伴学子们勤奋学习的慈善师长,就是华体会体育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创始人、84岁高龄的张忠廉教授。

  从青丝到华发,他曾在北理工的校园里求知成长,也在这里教书育人,深耕培养一流人才的人生事业,与北理工相伴,至今已63载。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将北理工人坚定的报国志向,一代代传承下去,永做照亮学子前行路的那盏明灯……

“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1952年3月8日,原国家重工业部下发文件,将北京工业学院(华体会体育前身)的办学方向调整为服务国防工业建设,自此学校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伟大征程。

1956年,张忠廉大学入学照

  1956年,21岁的张忠廉以优异的成绩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高中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坦克制造专业。在这所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高等学府中,张忠廉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方向”镌刻进自己的思想深处。入校后不久,因国防建设需要,张忠廉与其他200余名同学一起,转入无线电系雷达专业。4年后,1960年4月,因国防科技事业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张忠廉提前毕业留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70年代,张忠廉向外国专家介绍光电阴极制作检控仪

  留校工作后,张忠廉的教学科研方向是火箭仪器仪表和传感器,并负责主持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但在1962年9月,他又一次因国家需要,改变科研方向,开始对夜视技术和光电成像技术进行研究,并担任实验室主任。从坦克到无线电,从火箭仪器仪表到夜视技术,张忠廉说:“作为一名北理工人,国家的需要、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回忆起大学时光,张忠廉总是自豪地称自己是一名“双肩挑”的学生干部。“那个时候,我是校学生总会生活部副部长,要带头去总务部门帮忙,这样一来社会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占用我的学习时间。多亏学校有个学习小组的制度,在小组的帮助下,我才一直没有掉队。当时,我们小组一共三个人,每天晚上大家都会各自总结一下当天的活动情况、思想变化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之后再互相提出改进措施,最后进行总结交流。我们这些‘学友’后来也都成为了事业发展中互帮互助的亲密伙伴。现在,我也总是教育学生,加入几个团队、小组在成长发展中非常重要。”留校工作以后,张忠廉也将“建立学习课外活动小组”的好方法传承了下来,课堂内外,张忠廉经常将学生组织起来,鼓励大家以小组形式,研究一个项目、一个问题,互相讨论、温故知新,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质量。

  除了传承教书育人的好经验、好传统,张忠廉更是一位北理工高尚师德的传承者。每当被问到“谁是您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张忠廉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厉宽老师!”上世纪,学校无线电系优秀教师厉宽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张忠廉。“厉老师讲课思路清晰、知识系统详尽,每次上课他都会很认真地板书,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一节课下来,黑板几乎成了‘白板’。厉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细心负责,总能以学生为中心,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张忠廉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受益匪浅,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为师之道,也深深地扎根进他的心中。六十余载的教学生涯,张忠廉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小组广受学生喜爱。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始实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改革。张忠廉按照学校和系里的要求,面向全系开设了《仪器仪表电子学实验技术》必修课,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这门课应该算是后来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的前身。”回忆当年,张忠廉把这门课当作他后来“基地”事业的开端。1995年,带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退休后的张忠廉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这一干又是24年。

“我的学生就是我的老师”

  “通过引导学生的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学生兴趣与创新潜力的培养新模式,将多个学院、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意识地混合组队,锻炼了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能力。”谈起“基地”的特色,张忠廉心得满满。

  退休后经过几年的探索积累,2000年学校特批15万元经费,支持张忠廉创建“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希望建设一个跨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育人的新模式。经过几年的积累建设,在张忠廉的带领下,基地迅速发挥出对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作用。“在建立最佳知识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建立最佳智能结构,在本科学习前期通过实验选修课,打好实践能力基础;后期则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切实做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张忠廉也建立起一整套指导学生创新培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这套体系是我们和学生一起建立的。”每当总结基地的教学模式,张忠廉始终秉持师生并进、教学相长的理念。“我的学生就是我的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要问学生的意见。”张忠廉常说,“创新教育不用辩论,把你的办法拿出来,让学生到工厂、实验室中去检验。”

基地学生给张忠廉寄送的明信片

  十九年来,在张忠廉指导下做过创新实践的学生们,总是亲切地称呼自己是“基地”的人,“基地能够打破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爱好与兴趣,使我们能够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参加竞赛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做到了学以致用。这里有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师,他们一心一意、踏踏实实传授知识,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在基地环境的熏陶下,我们变得踏实诚恳,懂得团队合作,不仅丰富了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也得到了改造。”2008届毕业生王本欣这样回忆张忠廉的言传身教。

  “被动学习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我鼓励学生放手去创造,这是基地成功的关键。我认为,课堂上,老师应先系统地讲解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模块实践,最后学生手写总结报告深化记忆学习;而课外活动中,应先让学生动手实践,做一个与期望目的差不多的模型,然后教师介入,进行针对性指导。”张忠廉说道。让思想的火花在师生间碰撞闪烁,让创新的灵感在师生之间传递放大,张忠廉将北理工代代传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中。

  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自2000年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各类创新大赛上摘金夺银,硕果累累。1万余名学子曾在这里锻炼成长,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已经成为学校创新实践育人的金牌。

爱生如子,不忘育人初心

  “深夜11点的信息教学楼,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灯,依旧亮着。4002,没有什么不同,将近300平米的面积,258个座位,108盏灯,它只是信息教学楼6个阶梯教室中普通的一间;4002,确有不同,每到子夜,依旧有百余名学子在此坚守,挑灯夜战……”

2016年,校园网发表的新闻特写《在北理工,有一盏灯叫“深夜十一点的4002”》

  2016年,一篇仅有531个字,题为《在北理工,有一盏灯叫“深夜十一点的4002”》的“新闻特写”,发表在学校新闻网上,短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了1万余次。在新媒体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一篇字数寥寥的简短网页新闻获得如此高度关注,着实创造了一个校园宣传“奇迹”,也为北理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词汇——“4002的灯光”。深究这篇新闻获得点赞的背后,令师生们敬佩的是,80高龄的张忠廉每天坚持为勤学的学子们驻守4002教室的灯光,十余年坚持这样一个既普通而又不凡的举动,在凌晨的校园中留下师者崇高的背影。

  “爱生如子”对84岁的张忠廉来说是坚守六十载的为师之道。在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创新基地,张忠廉最喜欢走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中间,亲切地给予指导和建议,为大家指点迷津、指明方向。每个学期制订教学计划前,张忠廉都会找学生聊一聊,倾听学生的需要,然后再据此制定基地的教学内容。每学期基地的上课时间,都是经过张忠廉的再三协调,以求使每位选课的学生都不存在课表冲突的情况。有时候学生因病误课,他还会细心地安排基地老师补课。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每份作业张忠廉都会亲自批阅,还会把优秀的集结成册,留给下一届的学生观摩学习。已经退休20多年的张忠廉,耄耋高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回到家里已是凌晨。“看到学生的成功我会感到无比快乐”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长征组歌》

  作为老一辈北理工人,张忠廉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延安精神就是我们北理工的光荣传统!”,张忠廉不仅时常讲,还将思政融入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及基地文化建设中。他精心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的机械类创新作品《长征组歌》凭借满分成绩,一举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8年,光电学院光电子所党支部邀请北京市师德标兵张忠廉,分享“弘扬师德、大爱育人”的事迹和体会

  为了做好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每届学生进入基地时,张忠廉都要求大家写400字的自我介绍,并亲自阅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你们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每天都有学生送我回家。他们都是把我送到家门再离开,十几年一直如此,尤其是遇到雨雪交加的天气,学生们更是尽心陪伴。”虽然就住在校园里,但张忠廉回家路上身边从不缺少交流讨论的学生,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们对“光电老爷爷”的爱戴更是发自内心的体现在校园中的一路相伴护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老师”张忠廉赢得了一代代北理工学子的尊重和爱戴,在由全体学生投票的“我爱我师”评选中,张忠廉多次高票当选。

  “我没有什么好宣传的。”面对采访,这句话张忠廉不时说起,但提到学生,他却如数家珍,慈祥的笑容里幸福满满。“我的学生都比我强,他们年轻、聪明、接受新鲜事物快,我不会用电脑语言,都是他们教我的。他们就像赛场上比赛的选手,跑得都很快,我的作用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递水递毛巾,做好他们的勤务员。”

  现在,令张忠廉欣慰的是创新基地的两位青年教师张丽君和王冬晓,也和他一样,每天忘我工作在教学一线,不辞辛劳。“我们是一个团队,当我老到不能走路的时候,还有他们把基地的精神,把北理工的延安精神传承发扬下去,我就放心了。”

  青春韶华,耄耋之年,时间镌刻下岁月的痕迹,

  求学时的小白杨,已长成庇护师生的雄伟伞盖,

  北理工校园中,立德树人永远是最精彩的主旋律,

  老师,是那盏照亮前行之路的明灯,永不熄灭!

 

      (部分内容根据《大学生周刊》《人民政协报》等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