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电动汽车:驶上智能网联“快速路”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6-11-23 供稿:科技日报 编辑:杨晶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电动汽车:驶上智能网联“快速路”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6-11/18/content_354584.htm?div=-1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合众、小牛等企业制造的“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惊艳亮相。
在“互联网+”和智能化的今天,电动汽车并非只是在动力系统上把汽油、天然气等换成电,“那是一个装上轮子的智能互联移动终端”。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电动汽车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国家电动汽车标准委员会委员、合众汽车董事长方运舟说。
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华体会体育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震坡在研讨会上说,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短板”,预防其安全事故也成为国际性难题和研究热点。《技术规范》对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营有非常重大意义。其中,对汽车运行监控、大数据分析是车辆安全应用、质量跟踪与管理的智能化手段。
统一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管理
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工业经济运营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9万辆、4.4万辆,同比分别增14.3%和8.1%。而在今年1月至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1万辆,同比增长122%。其中纯电动车销售14.5万辆,增长17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6.5万辆,增长60%。从2009年至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达50万辆,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电动汽车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车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王震坡认为,制定和实施《技术规范》是车联网、车—桩—网互联功能拓展和发展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汇集与深化服务职能的需求。
《技术规范》提到,按照平台交换协议,企业平台将车载终端采集的数据及相关统计信息传输给公共平台;公共平台对企业平台提供的车辆信息进行管理,提供监管服务,并向车辆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王震坡说,北京等地也已建立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监管体系为企业—地方—国家三层结构,实现数据逐层汇聚、逐级汇报,多重安全管理。“自2008年至今,北京地区尚未出现一例电动汽车重大安全事故,监控平台起到了巨大作用。”华体会体育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孙逢春说。
据悉,在《技术规范》制定之前,北京、上海、深圳已启用了各自的地方性标准,对电动汽车状态进行实时管理。但由于通讯协议、数据传输格式不同,造成企业在不同城市销售的电动汽车需要面对不同的标准要求。而《技术规范》只是在各地方原有技术平台上进行标准化统一,不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
远程监控防止车企骗取补贴
《技术规范》还规定了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中协议结构、通信连接、数据包结构与定义、数据单元格式与定义等内容。
近段时间,电动汽车“骗补”问题震动了整个行业。一些电动车生产企业自己成立销售公司,把车“卖”给销售公司后,就拿着发票到政府要补贴。实际上,这些电动车是“趴”在库房里,并没有真正到消费者手里。
孙逢春说,《技术规范》统一了数据包结构等,其远程监控与数据服务系统对遏制骗补能起到积极作用。“企业、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数据信息会通过远程监控平台上报给公共平台,国家和地方政府就能参照数据给予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补贴,防止没有实际运行的车辆骗取补贴。”此外,车载终端与企业平台连接,除了对车辆进行故障诊断、提高车辆安全性外,电动汽车远程监控与数据服务系统还可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后续开发提供支持,特别是为电池能量的优化提供数据平台支持,有利于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与生产。
“防火墙”堵住信息安全漏洞
电动汽车信息安全也正面临巨大挑战。今年9月20日,腾讯科恩实验室宣布,利用安全漏洞对特斯拉进行无物理接触远程攻击,实现了对特斯拉停车状态和行驶状态下的远程控制。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通过安全漏洞,成功无物理接触远程攻入特斯拉车电网络,并实现对特斯拉进行任意的车身和行车控制。
王震坡说,《技术规范》要求基于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需求,建立私有云平台和大数据构架的数据存储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和保密要求,降低利用安全漏洞被控制的可能。
方运舟说,汽车网络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并已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作为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合众汽车特别重视安全性,其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构架思路就是根据《技术规范》等建立的。为研发更安全、更智能的互联新能源汽车,合众汽车实施“三大战略”,其中包括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实现智能驾驶;与信息通讯、互联网企业跨业合作,实现智能互联;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汽车智能控制技术研发等。
建立确保安全的系列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的世界知名品牌特斯拉、沃蓝达、菲斯克以及国内某些品牌都出现过电动汽车起火事件,安全是电动车发展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
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总数已达80多项。方运舟解释说,我国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包括正在制定的标准,都以《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为基础和核心构成了一个体系。如2015年发布了八项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新版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五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方运舟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制订了系列的标准与法规,以此为电动汽车的安全与发展“保驾护航”。这些标准有力保证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以及充电互联互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第八届电动汽车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从整车安全、动力电池安全、紧急救援安全三方面来讨论电动汽车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希望能提出未来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发展的方向,解决电动汽车行业安全标准亟待规范的问题。
“问题也是机会,汽车刚出来时,也是不靠谱的,高速驾驶带来撞车的危害,它的不靠谱带动了从安全带、气囊到安全评级,道路管理、车险等一个庞大产业链。而在智能互联驾驶时代,也必将形成一片新的蓝海,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也会诞生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方运舟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