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倪俊:赛车报国青春梦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7-12-06 供稿: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薛乔丹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倪俊:赛车报国青春梦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12/330092.shtm?id=330092
倪俊(中)
在华体会体育,有这样一位车辆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他年仅25岁,就已经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近30篇;他曾担任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队长,创办了北理工无人赛车队,研发了地面航母无人平台和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
近日,首届“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汽车大赛”上传来喜讯,华体会体育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获得了总冠军,并包揽了全部单项冠军。
这辆由华体会体育“特种无人车辆学生创新基地”所研发的无人驾驶赛车“灰鲨”是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首次参赛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从2010年第一个中国冠军,到2012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赛车,再到2016年诞生的世界第一辆无人赛车,北理工一次次刷新赛车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见证者中少不了一个人,那就是华体会体育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生倪俊。他曾担任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队长,创办了北理工无人赛车队,“灰鲨”就是他和团队小伙伴的作品。
2017年,他终于实现让无人车奔跑在赛道上的心愿。
“20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国”
2011年,正在北理工机械学院读大二的倪俊加入了学校方程式赛车队。一年后,他奔赴德国,参加2012年的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这也成为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
在上半年的备赛中,他带领10余名队员连续数月几乎不眠不休地调试赛车,白天在炎热的郊区测试,晚上熬夜处理技术问题。困了,就在运输赛车的货车车厢里睡上一觉。终于要开赴德国赛场,发动机却因为海运受潮而损坏。
直面挑战,永不言败,倪俊带领队员们在赛场旁阴冷的树林里露营了整整8天,白天修理赛车备赛,晚上在简陋的帐篷里休息。终于,修理好的赛车亮相于最后一天的耐久赛,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跑道上。“那时,20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国。”忆起当时,倪俊仍然会双眼泛红。
他20岁驰骋德国赛道,精心打造的赛车在高速运输路上自燃烧毁,决赛之日发动机炸裂,一次次浴火又一次次重生……这一切都是一名北理工学生的成长岁月,传奇而精彩,也让倪俊默默坚定了科研报国的决心。
“这是全中国汽车行业的事”
2013年,倪俊被保送到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坦克传动国防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并将“无人驾驶特种车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博士生期间,倪俊直接参与到军工项目研发之中,为我国新一代陆军装备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倪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带领70名青年学子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北理工无人赛车队”,并成功研发了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恰逢当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德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委会决定将无人驾驶引入到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之中,并宣布在2016年举办“无人赛车”赛事讨论会。
“我们国家从来没在这种级别的赛事中掌握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当时的倪俊满心欢喜,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起积极联系了德国组委会,表示希望参加此次讨论会,参与国际赛事的规则制定。
然而事与愿违,德国组委会拒绝了来自中国的申请。“拒绝不可怕,放弃才可怕。”面对拒绝,倪俊展现出责任与担当,“既然不让我们参加他们的讨论,那我们索性就让世界第一个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赛事诞生在中国!”
和德国人赛跑,成为随后一年中倪俊的重要任务。“要想成赛,意味着不光北理工,其他高校也要具备无人驾驶赛车的研发能力,整个行业都要向前迈一步才行。”
于是,倪俊积极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团队研发技术全面公开分享,此举直接推动了中国无人方程式赛车领域的整体水平。
“这不单是北理工的事,这还是全中国汽车行业的事情。年轻人,应该有这种情怀和魄力。”在倪俊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首届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终于敲定,倪俊担任规则委员会秘书兼委员,负责赛事组织与规则制定等工作。
“再绝望我也不放弃”
2016年,倪俊的无人赛车团队还做成了另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成功研发“地面航母”无人车,在“跨越险阻”项目中表现出色。
谁能想到,这一集成轮毂电机驱动、全轮独立转向、遥控/自主行驶,“背负”无人机、“胸怀”无人车、充满未来科技味道的无人驾驶特种车辆,竟然是由几十名北理工青年学生在100天内完成设计制造的。
2016年9月初,“跨越险阻”无人车辆挑战赛在黑龙江塔河举办。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无人车辆“大比拼”,由军方组织实施,严苛的竞赛条件充满了实战味道,成为国内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精心筹备、争相参与的重要赛事。
能够在这次比赛中亮相,对北理工无人赛车队的未来发展以及巩固军车领域的领先地位都有重要意义,但纯正的学生作品参赛,没有先例。
倪俊和他的小伙伴们决定研发一辆极具技术前瞻性的军用无人车来参加比赛。经历了10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蕴含高科技的“地面航母”成功诞生,为了保障300千瓦高密度电池箱的安全运输,倪俊亲自驾车运输电池,往返6000公里,历时六天六夜。
“那段时间是我这五年来最艰难的时候。和以往一样,我从不放弃,再绝望我也不放弃,更不会让我的任何一个队员放弃。”最终,这辆“学生车”表现出色,得到了多方肯定。
除了研制出高水平的赛车作品,倪俊在学术领域也是收获颇丰,提出了无人驾驶特种车辆的“随控布局”总体理论雏形,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拥有发明专利近10项。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等多个顶级SCI学术期刊上,受邀在IEEE世界智能车大会等10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倪俊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并5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16年,凭借读博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被中国科协纳入“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成为该人才计划有史以来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学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