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科学报】赵长禄: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8-03-15 供稿:赵长禄 中国科学报 编辑:薛乔丹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3/333135.shtm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才支撑面临短板:一是数量不足。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中,至2025年,人才缺口2986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10个专业榜上有名。二是质量堪忧。制造业发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交叉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难以适应。三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高校重基础研究、学术水平,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知识运用能力难以适应。在当前整体薪酬体系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中存在重虚拟经济、弱实体经济的思想。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出台政策,引导高校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等。
为了进一步落实举措,我建议把引导政策转化为计划行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
首先,改革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不改变培养学科、专业,但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单列培养标准,改革评价体系,与大学人才培养主导体系相互兼容,同时坚持特色培养,注重能力适应;强化分类培养,注重人才体系构建、体系性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专项增加专业硕士、工程博士名额,加大双导师培养力度;凡面向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专项业绩在学科专业评估中予以认可、激励。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交叉融合、一专多能型人才打造。突破本专业培养方案束缚,宽口径打基础,专业教育面向产业融合发展、面向新技术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灵活融合运用新技术的知识结构。
第三,改革培养环节,注重知识应用、创新能力打造。加大创新实践培养环节比重,加大企业实践培养力度,面向需求再造知识能力的有效供给。
最后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长效合作平台。鼓励学校与企业创建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一体化合作平台,以任务为牵引,动态建立合作团队,以团队为纽带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调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主管部门政策引导、资源倾斜,地方政府支持、保障,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为建设制造强国高质量提供人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机构主导,用人单位也要主动置身其中,而不是被动接受人才。同时,全社会要努力营造氛围,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理念,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于实体经济发展之中。
(作者系华体会体育党委书记,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