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16万市民争当赛会志愿者 表达奉献热情

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中国)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6/09/13/2601@3417541.htm

 12:18:09来源:北京日报

    2006年8月28日,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的第一天。一大早儿,东四社区居委会的电话便响个不停,不断有居民打电话来询问志愿者报名的有关事宜。那天上午,居委会刚一开门,便迎来了第一个报名的居民,来自东四街道办事处的杨红艳。她告诉工作人员:“我出生于1968年,到2008年刚好40岁了。我学的是财会,报名志愿者就是想为奥运会做点贡献。今天终于报上名了,真是太开心了。”像杨大姐这样对志愿者工作充满热情的普通市民还有许许多多……
    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截至9月11日17时,北京地区报名总人数累计达168593人,其中在京社会各界共有42410人(41466人通过网络提交报名表,944人通过乡镇、街道团委提交纸质报名表),占报名总人数的25.2%;高校系统共有126183名在校师生通过学校内部报名,占报名总人数的74.8%。截至9月11日17时,高校咨询人数累计达489807人次;北京奥运呼叫中心志愿者咨询热线电话总量累计达32254次,其中京内10436次,京外各省(区、市)15471次,境外217次,手机6130次。

  “我的生日只晚了一天,可以当志愿者吗?”

  ——不论长幼,都想表达对奥运的奉献热情

    前天下午五时左右,一个身穿校服的小女孩儿行色匆匆地走进了和平里社区志愿者宣传咨询点。她神情焦急地问道:“请问1990年7月1日出生的人,可以报名参加志愿者吗?”当得知只有1990年6月30日之前出生的人才符合报名要求,小女孩急得直跺脚,“我的生日只晚了一天,能通融一下吗?我连做梦都想当奥运会志愿者。”望着小女孩满怀期待的眼神,工作人员赶忙安慰她除了赛会志愿者,还可以参与“迎奥运”志愿者项目、城市志愿者项目等,同样是为奥运会作贡献。

    北京化工大学的学生沈坚,每周都会义务到和平里社区从事志愿者宣传和咨询工作。沈坚告诉记者,这些天他陆续接待了好几个199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的来访者,他们大多是在附近上学的高中生,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和期待的目光,沈坚总是不忍心告诉他们,他们年龄还太小。

    报名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对年龄的限制只有下限没有上限,这让热情高涨的老年人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今年81岁的李景湖早年参加过革命。在呼家楼社区,他可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一听说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了,老人家立刻来了精神头儿。他笑呵呵告诉报名点的工作人员:“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干自己的老本行:保卫。”看得出,老人家对自己的身手还是很有自信的呢!

    呼家楼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他们社区,老人家可不是年龄最大的报名者,比他年长的还有好几位呢!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李淑芬老人便是其中的一位。老人家是一个剪纸高手,北京申奥成功后,老人家就开始寻思如何为北京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打算做两百本剪纸册,作为纪念品送给奥运会期间参赛的各国代表团,现在已经完成了一百多本了。“希望通过我的剪纸册,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伟大。”老人家满怀憧憬地说道。

    高校在校生是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主力军。很多刚刚入学的大一学生也积极报名。华体会体育一位负责报名的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在工作意向的选项空着没有填,学生们说:“只要让我当志愿者,就是一种荣誉,干什么都可以。”

  “服务残奥会更需要志愿精神”

  ——健全人踊跃报名服务残奥会

    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以来,前来咨询、报名者络绎不绝。没有想到的是,打进电话的人有残疾人,但也有很多健全人直接表达了服务残奥会的意愿。

    华体会体育车辆工程专业的李玢同学是上万名高校报名者之一。与其他大学生不同,除了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她还会使用手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玢接触到了手语,在她看来能和一群禁锢在寂静无声世界里的人沟通是一种快乐。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了一个学期的手语,现在已经达到基本交流的水平了。一次“聋校孩子走进大学”的活动中,主持人带领台上台下所有人一同学习手语。大家一边做着手语,一边大声呼喊着“让世界充满爱——”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李玢的脑海中,这更坚定了她为残奥会服务的决心。她说:“为他人服务能体会到一种极大的满足,服务残奥会更需要志愿精神。”

  “虽然有残疾,但除了指路、收票,我还可以为运动员推拿按摩。”

  ——报名者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奥运服务

    “我们是残疾人,能不能当赛会志愿者呀?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指路、收票之类的简单工作,还可以利用按摩等特殊技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服务。”83554073热线咨询电话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很多残疾人咨询者的心声。

    来自宣武区的边先生是肢残人,今年59岁了,因为没有条件上网,特意来到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的电话咨询点,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网上报名。京城一家盲人按摩院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询问能否集体报名,他说:“我们这里的盲人技师不仅按摩技术一流,而且会英语,平时就经常接待外国游客。北京奥运会时我们都希望能当志愿者。”

    其实不仅是残疾人,报名者大都希望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北京奥运会服务。在众多前来报名咨询的人群之中,也不乏公司白领的身影,来自北京建工集团的吕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吕欣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上大学时,吕欣就曾经作为大运会的志愿者承担过苏丹代表团的接待工作。当得知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开始了,吕欣激动不已,他立即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去报名。他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真的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为奥运贡献一份力量。”当问到如果奥运会期间工作和志愿服务发生冲突该如何处理时,吕欣挠了挠头,憨憨一笑说道:“那还是先紧着奥运志愿工作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