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报】解读“学生军”的中甲之惑 10问北理工足球队
华体会体育(中国):2006-11-06 阅读次数:
http://sports.163.com/06/1105/03/2V4Q48MA00051C8L.html
2006-11-05 来源: 竞报
大学球队会冠名吗? 资金如何解决? 是否要引进外援? 工资是什么标准? 学生是踢球还是就业?如何完善梯队建设? 硬件设施如何达标? 非俱乐部形式能否注册?学生军能拯救中国足球?北理工模式能长久?
在全国的高校足球队中,华体会体育队是被公认为有着最多传说的球队,关于他们的教练金志扬,关于他们创造的多场的大学生联赛不败纪录。10月31日,他们完成了从传说到传奇的蜕变,冲上中甲。华体会体育队,一支由本科生和硕士生组成的业余队伍,淘汰了由职业球员组成的天津火车头队冲甲成功,创造了国内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眼睛飞人”胡凯的成功已经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到高校体育。北京理工的成功则再一次证明了体教结合这条路的可行性。
他们快乐地享受着冲甲的过程,幸福回味着冲甲的结果,然而,当胜利的狂喜过后,这支“秀才兵”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成功的烦恼”:面对职业联赛的要求,球队的资金、场地将如何解决?面对职业联赛的残酷,他们该如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打上了职业联赛的学子们,如何协调学习与训练、比赛的时间?队中的6名行将告别校园的研究生队员,踢球与就业,他们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人生路上总有很多十字路口,这群“天之骄子”们一边咀嚼着创造奇迹的喜悦,一边迷惘地看着未来……
知识球队造就奇迹
华体会体育足球队于2000年正式组建,球队的前身是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一队,待到球员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由于填报志愿的差异,球队面临解散的危险。这时华体会体育伸出了橄榄枝,该队的球员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后,以“特长生”的身份整体进入北理工。北理工球员都参加了高考,并通过了考试,符合国家政策。
华体会体育队的第一批20名队员都是清一色的“特招生”。一晃6年过去了,通过高考上来的学生让这支足球队逐渐壮大。这次华体会体育队30名球员都是在校学生,其中8名为研究生、22人为本科生,成了中国职业足坛学历最高的球队。由于在2001年至2004年连续3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03年,教育部曾以这支球队为班底首次派队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志扬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在那次比赛中,这支学生军不畏强敌,从死亡之组中出线并且最终获得了第7名的成绩。这在当时被看做是一个奇迹。正是这些荣誉让学校看到了希望,在得到一定资金支持后,北理工正式成立俱乐部出征全国足球乙级联赛。结果,头一次参加乙级联赛就获得中甲资格这在中国足坛是个奇迹。
这支学生军在踢联赛的同时还得完成学业,这可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虽然很多在中超效力的职业球员也有所谓的大专或者是大本学历,但他们取得学历的路径一般是这样的——先到当地的运动技术学院注册学籍,然后就等着拿毕业证了,至于学业与课程根本就是走形式而已。这支学生军却不是这样,这些球员要和北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每天参加学习,每天晚上要参加晚自习课。在学分体制中,他们与每一个北理工学子一样,只有完成所需要学分才能够毕业,否则,学校是不会发给他们学历证书的。
当然,在北理工大学队中的确也有球员来自北京国安二队,他们是被俱乐部淘汰后通过高考进入华体会体育深造的,但他们进入华体会体育之后的主业仍然是学习。他们要和普通的理工大学学生一样,每天去大课堂参加不同学科的选修课程,只有到了下午4时,这些球员才陆续从各个教室汇集到理工大的操场,开始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足球训练。主教练金志扬在训练中从不加时、加量,就是担心影响球员们的学业。训练之后,大部分球员都要参加晚自习课,学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球员的心头。球队里的新生们天天为最难过的“高数”头疼不已。在训练条件上,他们也要和普通同学们共享学校操场。球队唯一配备的理疗师和按摩师,只是一名校医。在获得中甲资格的庆功宴上,理工校方领导给学生军提出要求,告诉他们明年打中甲,球员们第一任务仍然是学习。如果他们的成绩不及格,学校是不会帮忙改成绩的。
可能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这批队员能够一边踢球一边完成学业?也许通过北京理工校友在网上的留言,我们对他们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一位名叫“也是校友”的网友留言:“我们校队的队员学习也真的很刻苦哦,原来在主楼上自习的时候还经常能碰到他们也在上自习,好像是准备四六级之类的。去年上研究生英语的时候,我的同学还有人和校队的选到一个班的课呢。他们在学习上也许不像他们在体育上的成绩那么优秀,但是都很努力哦……他们真的做的是很努力了,所以还是为他们加油吧!”
网友“BIT-FTPunion”留言:“您问‘职业运动员有时间完成学业吗?’这一点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一样要上课,要考试,而且不比我们松多少。经常可以见他们和大家一样上自习。他们的确只有下午3点到5点左右才能训练,其余时间体育场要上体育课。倘若不信,你可以跟踪一两个球员,看看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训练情况。”
由于平日要上课学习,球队用于训练的时间并不算多,每天两小时左右。来自国安二队的张淼说:“现在我每天上、下午上课,下午4时之后训练。以前,我们二队在香河基地时,天天晚上睡不着觉,聊到很晚。现在,我是沾枕头就睡,主要还是学习累的。有时候外出比赛,还要请班上的女同学帮着抄笔记,回来复习。” 2003年进入了北理工的刘洋说,他正在攻读国际贸易和法学的双学位,他最烦恼的是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六级考了两次都差几分不过关。杨洋表示:“我不会先考虑明年的中甲,首先要把英语六级过了。”
球队冲上甲级后,学业仍旧是这帮学生军生活中的主题。校长匡镜明说:“我已经和球队说过了,虽然你们冲甲成功了,拿了冠军,但是回来之后上课的进度要加快,考试照旧,标准也不能降低。你们这个冠军的成色很高,是一个真冠军,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成色也不能低,绝不能拿一张假证书。”据悉,球队的成员大都来自管理经济学院,校方正在为球员制订专门的辅导策略,帮助他们把落下的课补回来。这将是他们在球场之外面临的最大难关。
奇迹后面临生存问题
北理工足球队成功晋级职业联赛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这说明在高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的模式是有效的。但是,因为冲上了中甲这个中国足球第二级别的职业联赛,华体会体育足球俱乐部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所谓的中甲门槛:包括俱乐部的资产状况、主体育场的标准、训练基地的规模,甚至包括球员工资等等。对此,球队的辅导老师付大军表示,回京之后,俱乐部会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邀请中国足协有关领导、教育专家、体育专家专门召开研讨会。“我们会通过这样积极的方式,使我们这支球队、我们的俱乐部向职业化靠拢。”
缺口是关键
面对北京理工的奇迹,北京理工的校长匡镜明表示不改校园本色,坚持以业余球队的形式打甲级联赛。教育部也明确表示:“华体会体育足球队晋升中甲联赛成功,说明高校完全可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运动员。但是,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其目的是为了给国家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而非培养职业运动员。”同时,教育部强调,高校办竞技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高校办竞技体育,不能走职业俱乐部的模式。”
不走职业俱乐部的模式也可以,但中甲联赛毕竟不同于乙级联赛,据悉,北京理工队一年只用了200万。现在每年两百多万的花销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筹措解决,但要征战中甲联赛,谁来投入呢? 谈到下赛季中甲资金来源问题,刘启效(华体会体育主管体育兼俱乐部总经理)表示:“据我所知,中甲的经费一年需要3000万人民币,我们学校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的钱,只能从赞助商的身上想办法。”他还透露,“华体会体育有很多当大老板的校友,他们说只要我们冲上中甲就可以提供赞助,肯定出钱。现在这些只是意向,我们会在回北京后开个会来讨论这件事情。”
对于中国足协制订的中甲准入标准,匡镜明校长坦言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但他表示学校一定会按照足协的标准来建设俱乐部,达到标准。“我听人说过,明年打中甲我们可能要投1500万,也有人说3000万,我必须承认,这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匡校长说,“此前有媒体报道我认为这笔钱不成问题,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只能说我们会尽力去筹措这笔钱。”据了解,北理工校党委已经召开紧急会议,对于球队升上中甲之后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就包括如何筹钱。
可喜的是,北京理工队冲甲成功的消息引起很大的反响,近日,一家四川企业表示下赛季愿意为北理工提供赞助。“对我们来说,能够打上甲级队真的不容易,所以大家这两天都很高兴。听到有四川的企业愿意过来谈冠名,我们更高兴,毕竟明年打中甲我们需要更大的资金保障,有企业愿意投入,能让我们在征战中甲时更得心应手。”球队的辅导员付大军老师说,“双方目前只是进行了意向性的接触,感觉还不错。但具体的合作方式, 我们有一套比较详尽的方案,这个得等我们比赛结束之后,这家企业跟我们学校具体负责此事的人士进一步协商。”
不搞物质刺激
即使资金得到解决,那么球员的补贴或工资奖金是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今年出战乙级联赛,由于学校没有单独经费支出,因此这支学生军是所有乙级队中惟一没有工资奖金的队伍。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球队会冲上中甲,因此球员当时也没有更多的想法。“比赛胜平负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不涉及钱的问题,赢球没奖金,输了也不扣钱,我们只是为北理工而踢球,为全国大学生踢球。大家不挣钱,收入也没有差别,即使最后真的冲进了中甲联赛,我们也不会获得什么物质奖励,但我们还是要力争进军中甲,至少这是足球人生的一次美好经历。”一位队员满怀憧憬地说。那么,现在冲甲了,球员教练工资奖金怎么办?对此,华体会体育副校长杨宾(学校专门管理球队的最高负责人)表示,“我们从来不搞物质刺激。现在校方有一些想法,比如先把他们应该得到的钱放起来,等毕业时再发放,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上高额、长效的保险等等。虽然现在还无法定论,但总之一句话,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读书的,不是来踢球挣钱的。”
引进洋学生解决外援问题
到了更高水平的中甲,光靠学生军肯定不行,如果不能引进外援,必然会制约球队的实力和竞争力。目前学校有一个意向,从留学生球员中寻找合适的外援。华体会体育队曾经前往非洲参加一次和卢旺达国家队的比赛,当时对方的主教练就是现在中国国奥的杜伊科维奇,当时条件出色的非洲球员给带队的金志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那些卢旺达球员当中,多数人无法前往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踢球,而他们本国的贫穷又无法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提高机会。因此北京理工设想,以留学生的名义引进这些球员,让他们在中国一边踢球一边学习汉语,学校解决他们在中国的一切费用。这也许是北京理工最为理想的引援计划了。
对此,金志扬也有同感,“如果没有商家介入,一个大学要应付烧钱的职业联赛肯定有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搞教学改革,因此不会花钱去买外援。怎么办?学校可以利用留学便利,引进有一定足球特长的‘洋学生’。我曾经去意大利和巴西考察过,那里大学生联赛水平相当高,甲A联赛初期,国内不少俱乐部就是找的大学生外援,我们当然也可以这么干。找几名在欧洲或者南美踢边缘联赛的学生球员,让他们以学术交流方式到北理工留学。这种方式对那些非洲国家或对中国文化有兴趣、又有足球一技之长的欧美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引进外援是未雨绸缪,引进内援则是当务之急。由于目前北京理工队中王强、于飞等六名中坚力量已经读完研二,明年7月就要毕业,是否继续踢中甲还在犹豫,所以目前球队准备综合考虑,让部分队员延长研究生的学习年限,让他们再为理工大踢一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好,球队管理者已经有了对策,“今后我们的后备队员将全部来自高考录取的学生,球队今后水平的提高,也将主要从这些学生中去挖掘,当然,我们也欢迎全国业余体校的学生们来报考我们的学校。”付大军老师说。
今年为备战乙级联赛,北理工已相应提高了足球特招新生的技能水平,在刚刚入校报到的9名大一球员中,绝大多数都有过中超二线队训练经历,既然无法进入职业联赛一线队,那么选择进入大学深造,未尝不是一个好出路。“如果还在二线队熬下去,说不定哪天我就被‘调整’了,但现在进了大学,至少保证自己以后能有一个文凭,同时还能参加乙级联赛,两全其美。”一位新生球员表示。
足协放行“学生军”
对于中甲俱乐部的场地、基地等方面的硬件要求,匡校长表示:“本来我想我们学校就有两块标准场地,但听说座位数不够,但那也不是大问题,我们正在良乡建设新校区,可以在那里建设新场地。”据了解,中国足协对于参加中甲联赛的俱乐部有详细的职业化注册和准入标准,如何达到或者“超越”这些条条框框,将是北理工真正进军中甲的难题。让校方高兴的是,中国足协高层特别是一把手谢亚龙给予北理工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支持,“现在,大学校园的硬件设施已经很好了,北理工已经具备了足协要求的训练基地的条件。下赛季,如果球队的主场在个别硬件设施方面不符合中甲球队标准,足协也会给予相应考虑。”
华体会体育足球队隶属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华体会体育投资管理,与职业足球的俱乐部形式存在一定的不同。不过这并不会给他们参加明年的中甲联赛带来任何注册上的麻烦。“他们能够参加今年的中乙联赛,就已经说明中国足协承认了北京理工的身份。”中国足协注册办主任马成全说,“因此他们即便不是以俱乐部形式参加明年的中甲联赛,也不会有注册上的问题。”马成全说,“同样一个道理,华体会体育足球队的学生们也将有资格参加明年的中甲联赛,前提是只要他们按时注册。”
北京理工队升入中甲后,首先感到困惑的应该是学生。因为中甲的赛事频繁,有时还是一周双赛,队员们还能够一边踢球一边学习吗?而即将毕业的学生是选择踢球还是转型呢?
学生球员的抉择
以业余俱乐部的身份参加中乙联赛的华体会体育队,已经确定明年将继续扛起大学足球的旗帜,学生踢球的性质将不会改变。华体会体育的校长匡镜明表示:“这支队的球员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平时的成绩并不差。当然,明年的中甲联赛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但是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补课,解决他们学习的困难。无论怎样,我们不会对他们放低考试标准和学习要求。他们都是不错的年轻人,很上进,我们会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踢球和学习环境。”
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学习的难题,但对于即将毕业的队员来说,却是面临一个抉择,是继续踢球还是寻找工作?正如队员王强所言,“真没想到球队会真的冲甲成功,我们在没有任何奖金的刺激下完成了很多职业球员三五年才能实现的梦想,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自己从小踢球就是为了这一天,就是要证明自己,证明学生军一点不比专业球员差,但现在确实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就要毕业了,自己将在工作和踢球上作出选择。”
迫在眉睫的就是队中6名在明年夏季即将告别校园的研三学生。这6名学生都是2000年整体从人大附中进入华体会体育的学生,按道理他们将在明年6月正式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他们已经在大学校园度过了六年,随队参加了所有重要的比赛,夺得了四届大学生联赛冠军,还两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正是这些主力队员的精彩表现,球队也得以顺利冲上甲级联赛,但学校毕竟和职业俱乐部不同,球员培养的周期也只能是六七年,除非继续读博士,否则今后他们还能继续以学生身份参加比赛吗?北京理工队队长袁微说:“我今年才24岁,虽然在大学校园里面算是老大哥了,但放在其他俱乐部,或者说职业球队,那是正当打的时候,我当然想继续代表球队打比赛,再说我也舍不得离开校园的生活。在学校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后具体怎么样我还不知道,但学校应该会想一些办法,毕竟冲甲成功了,我们也不可能不打。”
一位从事学校足球教育工作的人士透露,其实在大学生足球队参加职业联赛的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并不是持支持态度的,中国足协很早就提出过与教育部有关部门联手进行大学和青少年足球培养的问题,但是目前的大学足协等机构还是不愿意与中国足协搭上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允许一些大学球队参加中国足协组织的乙级联赛,还是抱着锻炼球队的目的,但是像北理工这样冲上了中甲的,还是在相关部门的考量之外。
职业联赛,还是学生军的一个瓶颈。
金志扬: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青少年足球的培养要回归教育,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成功的培养足球人才的新路。事实证明,我们是成功的。高素质的学生有高素质的表现,他们脚下的足球回归了足球本质,学生们用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存在证明了体育回归教育的成功,这是一条值得被推广的可行之路。”
本赛季中乙联赛落下大幕,北理工队不仅完成了冲甲这个艰巨的任务,更是一路笑到了最后,学生球员们和年过六旬的老帅金志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作为著名足球教练员,虽然金志扬从国家队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在中超球队谋个帅位应该不成问题。他在北京理工带队打中乙,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客串而已。但金志扬却表示,明年他将继续带领这支球队打中甲。
“今年是冲上去,但保江山比打江山更难,明年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中甲立足。”冲甲成功之后,金志扬在休息室里告诫全体队员要再接再厉,不要上去后就被打下来。金志扬说:“今年我们辛苦了一年,但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明年到了中甲以后,我们的策略就要改变,肯定不能再向上提了,首先要自保,先立足以后再图发展。”他欣慰地叹了口气,“只要有成绩,就不怕别人不关注我们,明年肯定会有人给我们提供赞助,但关键是大家还要继续努力,明年我也要加倍工作的!”
思考 学历不能解决中国足球之病
足球和文凭的联系其实并不是极为紧密,尽管历史上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博士球员,但是贝利或者马拉多纳都不过是街头足球少年出身。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的身份和文凭或者数学计算公式乃至古文修养并不能帮助中国足球提高多少水平,更应该注意的是足球运动员的素质教育。
北京理工足球队真的杀入中甲,成为第一支晋级职业联赛的学生军。学生军打职业联赛,这在中国足球足坛上还是首次。不过,让我们静心思考一下,这种模式是否值得我们提倡?队员的素质提高,球技就能提高?难道真如金志扬所说的体育回归教育将成为中国足球更好的发展道路?
确实,在历史上,日韩两国的大学生联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两国足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职业化的深入,两国联赛中的大学生球员都在减少,国家队中的大学生球员更是凤毛麟角。
日本是J1联赛和J2联赛为顶级联赛,目前正在创建J3联赛。而大学生联赛则是独立于职业联赛之外的,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奥委会共同组织的,其运动员除了参加日本全国的大学生联赛和地区联赛外,还会代表所在的县参加全国体育大会,类似于我们的全运会,只不过他们是每年举行,分为春季和秋季国体。
在大学生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是否加入职业球队。在2001年前,日本的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去的球队,或者得到几个球队的指名选秀。但是在2002年世界杯后,由于体育人才的丰富,这一指名制逐渐解体,成为了试训制,大学生不得不和一些俱乐部下属的梯队精英学校培养出来的球员竞争职业队的位置。
这导致了在日本J联赛中的大学生球员的比例下降,中田英寿、稻本润一等球员都是从精英足校里出来的球员,并没有上过大学。而且,由于职业联赛的诱惑,参加J联赛进入职业球队的球员年龄越来越小。大多数在读完高中后就开始签职业合同,如“怪物”平山相太就是从高中进入职业队。目前在日本国奥队的大名单上只有2到3人是大学生球员,还不是主力,而其余的人都只是高中毕业。不过,因为日本是高中强制性义务教育,所以球员基本上是受过基础教育的,这一点比我国球员的个人学历要高。
在韩国,只有K联赛是职业联赛,下属的是企业联赛,而大学生联赛和日本相类似。正是因为没有下级的职业联赛为依托,因此韩国K联赛的人才群主要从大学生联赛和企业联赛中网罗,其大学生联赛的水平和在国内的地位要远高于日本大学生联赛。
韩国上一届国奥队中的大学生球员人数也要高于日本队和中国队,达到9人,像李天秀这样没有上过大学甚至高中就参加职业联赛的球员很少。韩国球员拥有大学经历的比例非常高,这是韩国的几家大学如延世大、高丽大竞争激烈,招收体育特长生也较为积极的缘故。不过这种体育特长生的实际大学学历有多少内容却是不好评价的。
其实,北理工的模式无非是中国足协看到现在的职业球员素质太差,想从大学的校园中选拔适合中国足球的有文化素质的一代来改变一下球员的整体素质。确实,素质教育永远是最真实的话题,踢球也得先学做人,不能把职业足球运动员当作没文化、没素质的代名词。正是现有的职业球员的低素质促使中国足球要在大学校园建块试验田的想法,但是,却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抛开职业联赛的前提建一个虚幻的乌托邦,不符合球队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业问题的解决。
综合起来说,足球和文凭的联系其实并不是极为紧密,尽管历史上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博士球员,但是贝利或者马拉多纳都不过是街头足球少年出身。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的身份和文凭或者数学计算公式乃至古文修养并不能帮助中国足球提高多少水平,更应该注意的是足球运动员的素质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