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光明日报连续报道北理工党建创新座谈会

来源:光明日报 朱振国 李玉兰  摘编:党委宣传部 张巍

  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研讨高校党建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光明日报社和华体会体育于6月22日上午在华体会体育联合召开了高校党建创新座谈会。6月23日、6月2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连续刊登了会议报道和华体会体育党委书记郭大成的署名文章。



围绕育人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华体会体育党委书记 郭大成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4/nw.D110000gmrb_20110624_3-15.htm?div=-1
  华体会体育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0年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70多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在新形势下,继承发扬传统,提出了在改革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在党的建设创新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创建了德育答辩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党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立德育答辩制度。德育答辩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大学四年过程中通过德育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三个环节, 从思想道德、学业、人际交往、遵纪守法等方面出发,对大学生活和个人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实施、修正和总结,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交流答辩并进行评价,从德育开题到德育答辩已经形成了首尾相连的全过程教育体系,体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了“党群零距离”工程。学校党委以党建课题立项研究为牵引,以实践活动项目立项为驱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了“零距离促发展、促成长、促和谐”等活动,为促进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零距离促发展”,党群肩并肩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科技事业作贡献。学校各级基层组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科技发展要求,通过交流研讨、老中青传帮带等途径,带领党员群众努力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机械学院车辆工程系在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等重大活动中,党支部带领党员,解决团队成员的思想和生活困难,解决关键环节技术,圆满完成任务,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零距离促成长”,党群手牵手为人才培养作贡献。每位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联系1-2个班级,采用主题班会、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信息与电子学院推出了“德育小导师”制度,邀请优秀毕业生党员指导低年级学生。基础教育学院联合专业学院开展了“支部手牵手、师生零距离、知心促成长”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光电学院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博客,畅通了交流渠道。

  “零距离促和谐”,党群心连心为和谐校园建设作贡献。建立党群沟通机制,学校党委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办10项“实事好事”,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促进了校园和谐。

  目前,“党群零距离”工程覆盖了学校各级党组织,延伸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学校创先争优和密切党群关系的常态活动。“党群零距离”活动强化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显著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挥党员师生主体作用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创建了“三服务”理念。学校不断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上下工夫,努力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抓大事、谋全局、促发展、建和谐、保稳定的坚强领导集体。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各项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实现形式,确保这一体制在学校的正确落实。一是正确认识职权。党委及其常委会、校长及其行政系统、党群工作会各有侧重。二是明确决策方式。三是健全会议制度。对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党群工作会等各类会议的议决范围、职能定位、出席人员、会议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进行科学民主决策。

  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三服务”理念,即“干部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所有工作要为人才培养服务”。坚持聚焦中心、服务基层,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包括职务评聘、考核标准、资源分配等相关政策的导向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将政策和资源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引导干部员工自觉做到“心向基层想,眼往基层看,腿朝基层跑,事为基层办”把教师工作的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把解决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了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联系院系和学生班级制度、联系离退休教职工支部制度等。校领导经常深入联系学院,共同研讨学院中的重大问题。

  选人用人公开透明,干部考核注重实绩,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坚持“两个为主”,即以考核实绩为主; 以考核主要干部和班子为主。2009年在全面总结考核履行本岗位职责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干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促进本单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取得的实绩。二是坚持“两个结合”,即:单位年度考核工作与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相结合,对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与单位整体工作业绩评价相结合。对学校不同类型的干部,考核内容有所侧重。实践表明,这种改变更加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工作新的推力。三是坚持突出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了克服“官本位”和“行政化”倾向,加大基层服务对象对机关处级干部考核评价的权重,以此引导机关干部更多地关注基层、关注服务师生。

  以“五个三比”活动为抓手,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学校以“教工党员争做育人标兵、学生党员争做成才表率”为主题,深入开展五个“三比”活动:一是在教师党员中比师德、比育人、比成果;二是在学生党员中比理想、比学习、比成才;三是在机关党员中比作风、比服务、比效率;四是在工勤党员中比态度、比技能、比奉献;五是在离退休党员中比境界、比健康、比作为。五个“三比”活动的开展做到了分层次、全覆盖,充分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二可、北京高校育人标兵薛庆、吴鹤龄等一大批师德高尚、育人有方、成果突出的典型代表,以及北京高校成才表率程德文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

  建立两条“两线合一”机制

  形成了包括校训、校风、学风、育人目标等在内的北理工特色精神文化体系,建立“两线合一”机制,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核心命题,深入思考,勇于实践,探索创新,集全校师生智慧,凝练提出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以及“高远的志向、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的育人目标等,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并逐渐内化为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共同价值观。

  实行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两线合一”机制,加强基础学院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发挥科技创新团队在育人中的作用,把科技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双团队”建设,既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又培育高质量人才,是科技团队同时更是育人团队。要求教师特别是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中吸引、吸收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课题研究,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实现传帮带;有的团队为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学术会议等提供经费支持,吸引本科生毕业后在团队进入研究生学习。学校干部、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帮助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报和北理工联合举行高校党建创新座谈会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3/nw.D110000gmrb_20110623_5-04.htm?div=-1
  本报北京6月22日电(记者李玉兰、朱振国、王庆环)为纪念建党90周年,光明日报和华体会体育今天在北京联合举办高校党建创新座谈会,华体会体育党委书记郭大成、本报副总编辑李春林、教育部和部分在京高校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李春林代表本报总编辑胡占凡在座谈会上致辞,他说:“今天我们以研讨高校党建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的方式来纪念党的90华诞。光明日报承担着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责任,一直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报道,并积极探索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报道形式使我们的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华体会体育学生德育答辩和学生党建工作,都是高校党建的品牌项目,学校在新形势下创建党建工作的新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借鉴和推广。”

  郭大成介绍了该校创新党建的经验和做法,他说:“党建工作要在改革中完善,在创新和发展中完善。比如说‘德育答辩’,通过这几年进一步实践与摸索,现在已经从单纯的思想教育,扩展到整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规划。又增加了离校同学帮助引导学弟学妹的内容,这项活动现在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活动。”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说:“几年来,华体会体育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与坚持不懈抓党建有密切关系。制度化的党建工作无疑会持续推进华体会体育整体事业的发展。北理工以品牌活动为载体,带动学校的党建创新,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引起许多高校的关注和研究学习。”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雯姝说:“高校党建要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历史和时代的需要,过去已有的做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创新,党建创新必须符合时代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党建如何巩固成绩,有所创新,有所提高,各校都在探索这个问题。在这当中,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高校党建创新应该重视的事情。”

  座谈会由华体会体育党委副书记侯光明主持,北理工师生代表参加座谈。

 

高校党建如何吸引大学生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4/nw.D110000gmrb_20110624_8-15.htm
  本报日前与北理工联合举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高校党建创新座谈会”,把脉高校党建的新方式新动向,与诸多专家共同研讨高校党建的新思路。

  党的教育如何成为终身教育

  华体会体育信息与电子学院学生们毕业后,特别愿意回到母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为他们做德育“小导师”,交流毕业以后的成长心得,为在校学生树立发展方向。德育、党建、思想教育真的枯燥无味么?不。

  华体会体育信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张芨:2002年,我们推出金牌毕业生评选工作。评选要经过学生申请、答辩,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会真的发一个校庆时候制作的纪念金币,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个活动在学生当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每年在400多名学生当中选3个人。可以说这是德育答辩的一个示范工程,这些优秀学生的答辩过程,对全体学生有示范意义,树立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会激发同学们更大的动力。

  党建如何介入学生的话语体系

  截止到2010年,北理工本科生党员比例是16.72%,研究生党员比例高达68.5%,校级优秀毕业生党员比例是83.8%,北京优秀毕业生党员比例是89.9%。可以说,党组织生活是北理工学生生活的一种文化。这样的氛围如何形成?如何持续?

  华体会体育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许欣:“零距离工程”是我校学生党建的特色,也是我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创造性成果。“党员在隔壁”零距离活动,方式是在各个宿舍里面设置一些党员岗,服务同学们,密切了学生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学校以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推进这项工作,发挥了先进作用,锻炼了党员队伍。

  此外,各个学院按照社团的方式设立党支部,这个开创性的方式取得了很好效果,宿舍里党员组成党小组,出国交流的学生也组成一个临时党小组,这些都是新近出现的形式。以各种新途径和新形式广泛开展活动,加强学生党员作风建设。

  发挥基层党委的凝聚力

  华体会体育自动化学院2008年成立,到2010年,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11年,又有三项成果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不到四年,5个国家级奖项,在全国高校并不多见。这样的成绩,人才从哪里来?人才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这个学院的党委在北京市被评为先进集体党组织,党建荣誉和科研成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华体会体育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军政:新形势下,基层党委应该怎么做,做什么?最主要的是调动基层积极性。在我们学院体现在三个方面,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基层党委主要是落实规划或者实现具体工作,执行力更重要,所以我们强调业务型干部。因为业务型干部可能更便于抓住科研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这是我们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是加强核心人物培养,一个学院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批或者多个杰出人才,有业务能力,也有号召力。(本报记者 李玉兰 朱振国)

  (审核 刘明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