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曾家达教授应邀为北理工人文学院师生讲学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4-07-06 供稿:游琳玉 摄影:张蓓蓓
编辑:人文学院 于满 阅读次数: 本次讲学内容涉及马列、心理学、经济学和科技哲学四个学科内容,曾家达教授以其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沿的理论视角,为学院师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如何确定研究选题特别是选题的操作性定义,如何根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并细致地实际带领师生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定量数据分析、访谈法、文本分析、叙事分析等进行练习。
曾教授充分利用不同专业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听课学员带来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全新的认知。尤其让学院老师耳目一新的是,曾教授运用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叙事分析研究方法对毛泽东的代表作十大关系的分析,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为了此次讲学,曾家达教授与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平台课的教师开会讨论,并邀请向小平、刘建军、张峰、张毅翔、张军、郑佳然等不同学科老师参与教学中,如问卷数据分析,某一研究方法在特定学科的使用等进行辅助教学,为人文学院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获得经验。研究生张蓓蓓、游琳玉也做为教学助理参与了整个讲学的文献整理、评估等大量工作。
曾教授授课过程始终重视学员的课堂参与与课后的意见反馈,在课堂上善于活跃课堂气氛,重视与学员的互动,曾家达教授总是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来阐述原本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员对课堂的参与。备课时都会针对学员对前一次课程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并在下一次课程中给予回应。学员均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能够得到回应,参与的意愿更加强烈。
本次讲学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星期,虽然每天都有高强度的教学任务,但是老师和同学们依然积极参与,认真听课。参与的学员均表示从此次课程中受益匪浅,尤其是超越了以往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非此即彼”的固定思维,打破了以往四个专业之间在方法论上的藩篱,促进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此次课程也促成了人文学院与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合作,以此为契机,人文学院特聘曾家达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为日后的长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