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互动】北理情,航天梦——首个中国航天日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6-04-24 供稿:华体会体育学生会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编者按】国务院于2016年3月8日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决定“4月24日”是因为1970年的这一天,“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设立“中国航天日”,不仅是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标志,更意味着中国航天进入了一个大众创新的新时代。华体会体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大学,始终秉持延安根、军工魂,铸守国防情、北理梦,值此纪念日,北理工师生纷纷用自己的声音讲述北理工的航天故事与航天梦想。本次【微网互动】栏目刊载校学生会制作的《北理情 航天梦——首个中国航天日》一文,与广大师生校友共享。
——党委宣传部
北理情,航天梦——首个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国防科工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筹划部署“开放日” “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华体会体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曾参与研制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近年来,华体会体育大力实施“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在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学校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
北理情 航天梦--北理工倾力助推航天梦
北京工业学院的“中国第一枚火箭”诞生记
北京工业学院的“中国第一枚火箭”诞生记
1958年9月初,河北省宣化靶场不分昼夜灯火通明,北京工业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东方系列”火箭发射准备工作。1958年9月8日,代号为“东方-1号”的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垂直耸立在发射场,下午两点,一切准备就绪。随着操作员按下电钮,第一级火箭立即点火、起飞,伴随着巨响,火箭拖着数米长的火舌,带着红亮的尾光,如同东方巨龙腾飞而起直冲云霄,消失在天幕里。几分钟后,在靶场远处传来第二级火箭落地的“轰隆”声,整个发射过程表明:火箭系统飞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这一次成功的发射向中国大地宣告,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火箭——二级固体探空火箭“东方-1号” 发射成功。
当天下午4时,科研人员又发射了第二枚二级火箭,再次告捷。这两枚二级探空火箭由北京工业学院(现华体会体育)的师生发射成功,从而拉开了中国走向空间时代的序曲。
华体会体育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
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中高轨航天器直接送入预定轨道。我校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制的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首次用于远征一号上面级,圆满完成了此次发射的运载与卫星一体化测控数传任务。
上面级需要在外层空间长时间、远距离飞行并进行多次变轨。对上面级实现发射全程遥控、跟踪测量和运载与卫星关键参数同时遥测,需要解决高动态信号的高灵敏度捕获、高精度跟踪和高效信道编解码等问题。这是我国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新挑战和二代导航系统建设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我校信息与电子学院吴嗣亮教授带领的航天电子技术研究团队,自2009年起开展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技术攻关,在研制出原理样机的基础上,与航天五院513所合作为远征一号上面级研制应答机初、正样产品及其专用测试设备。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该测控数传一体化新体制应答机技术已成熟,对我国中高轨卫星直接入轨发射测控保障能力形成和二代导航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体会体育雷达技术助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顺利对接
在继成功应用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后,我校信息与电子学院雷达技术研究所吴嗣亮教授课题组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手控交会对接和手控分离三次任务中,均稳定可靠工作,精确提供了两个飞行器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参数测量信息,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神舟九号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投产与交付阶段,我校雷达技术研究所吴嗣亮教授课题组,按照载人航天产品“一次成功”的特殊质量要求,加强研制过程质量控制,高质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制任务,为天神对接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神八搭载华体会体育生命学院试验项目
2011年11月1日早5点58分07秒,满载国人希望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于3日凌晨与天宫一号完美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正在太空傲游的神舟八号飞船中,搭载了由华体会体育牵头研制的生命科学研究装置,将实现在轨条件下,自动完成人类基因微流控芯片扩增实验,并在飞行任务结束后,随飞船返回地面。
该项目由华体会体育生命学院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生命学院党政高度重视,以空间生物与医学工程创新团队为核心,发挥学院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一个多学科背景的高效工作团队,与航天513所一起共同攻关,在微流控芯片技术、极端条件PCR扩增技术等多方面突破技术瓶颈,最终成功研制“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装置”,并通过苛刻的航天产品测试与考核的全部环节,实现了北理生命的“一飞冲天”。
从1958年到2015年,从北京工业学院到华体会体育,不变的是北理人一腔军工报国的热血和献身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决心。
北理人 航天情——航天航空路上的北理工人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之父——谢光选院士
我校杰出校友、兼职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和主要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谢光选一生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开拓和发展,为中国的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谢光选院士一生以“勤奋务实”为座右铭,一直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开拓和发展,为中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谢光选院士生前襟怀坦荡、品行高洁。“如何把先进的技术、技能和经验完整地传承下去,如何把优良的传统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延续下去,”这是谢光选思考的关键所在。工作中,他总是无私地扶助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迈向新的征程。他告诉年轻的航天人:“我的人生算是成功的,但是我没吃过洋面包,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是一个‘土豹子’,当然不是‘土包子’,豹子可是凶猛动物啊,厉害啊!我特别想告诉年轻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经过努力,一样能有成就,一样能报效祖国。没留洋的人也能当院士,老谢就是个例子。年轻人,加油!”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主任设计师——邵兴国
2007年4月,伴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了梦寐已求的探月征途!由于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飞往月球的卫星,因此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2004年,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将热控系统与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以及制导和导航与控制并列为月球探测卫星的四大技术难点。而这四大技术难点之一的热控系统,就是由我校校友、嫦娥一号卫星热控主任设计师邵兴国主持设计和研发的。
邵兴国当年就读于火箭发动机专业,即现在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涉及机械、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因此课程非常繁多。邵兴国学习用心刻苦,名列前茅。邵兴国讲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一般一周只有一下午的时间进行休息,当时邵兴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同时是多门课的课代表。
大学毕业后,由于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同时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邵兴国考入了航天五院,成为闵桂荣院士的研究生,从此,邵兴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热管技术研究。而正是由于在热管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邵兴国在嫦娥一号上创新地采用了热管技术来解决嫦娥一号上热控系统这一难题。
成功研发用于“神舟九号”的视频图像处理器——谌德荣教授课题组
在举世瞩目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发射任务中,北理工机电学院机电系统工程系武器系统工程学科谌德荣教授课题组研发的4台箭上可见光图像压缩处理器和1台箭上红外图像采编压缩处理器,成功用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发动机温度监测等运载火箭飞行状态视频图像的实时采编、压缩及处理。这是谌德荣教授课题组第19次成功完成国家航天及导弹武器重大工程的视频图像实时处理任务。每个重大工程项目都有新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和竞争,谌德荣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技术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赢得了一次次挑战,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航天及导弹武器重大工程发射图像的实时处理任务,包括将杨利伟送上太空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发射以及其后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发射任务,“北斗”导航卫星、“实践”系列卫星以及多个运载火箭和多种导弹的多次发射任务,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提升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地位,扩大我校在国家航天事业中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斗转星移,虽然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华体会体育这所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传承着“延安根 军工魂”的校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团队和军工科研人员,默默无闻为我国航天梦作出不凡贡献,默默为“北理情 国防梦”筑就新的篇章。他们为了国家强盛这一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光荣属于千千万万长期在一线默默奉献的他们。
北理梦、航天梦、中国梦……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还须千千万万的北理学子共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信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北理人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