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来自北理工足球队的调查报告
华体会体育(中国):2006-11-22 阅读次数:
北理工足球队调查(上篇):输了球照样回去上课
来源:2006年11月20日 人民日报 记者:侯露露 杨学博
2006年深秋,一所大学的几十名学子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他们干了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的事情——“学生娃”组成的业余足球队打败了一支又一支专业队,称霸乙级联赛、冲进中甲。
中国足球的萎靡不振,令无数球迷“心如止水”。北理工学生军的出现,重新燃起人们的热望:知识可以“拯救”足球。同时,质疑的“声音”也不时出现——北理工足球队并不是典型的业余队,学生军打职业联赛“不伦不类”……
北理工足球队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队伍?这些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困惑和憧憬?学生军“涉足”职业联赛价值何在?
本报今日起刊发《来自北理工足球队的调查报告》,希望我们的调查可以带给大家答案。
——题记
清晨6时45分,初冬的北京,天还是灰蒙蒙的。“睡不醒的冬三月”,袁微匆匆起身,同寝室的哥们儿也一一醒来。简单的洗漱之后,球队的队员们悉数来到操场开始特殊的“晨练”——朗读英文,这是北理工足球队多年来的必修课。
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队员们跟其他同学一起,选课、上课;下午两节课后,校园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社团生活,球队队员也开始了每天两个小时的足球训练,风雨无阻。晚餐过后,球员们三五结伴赶去教室占座位晚自修……
“除了每天两小时的训练和每年寒假的冬训,我们和其他同学没有区别。”
冲甲成功后,伴随着各种荣誉而来的,是对这群队员“名为学生军,实为职业队”的质疑。面对这类指责,北理工足球队队长袁微说:“除了每天两小时的训练和每年寒假的冬训,我们和其他同学没有区别。我们首先是学生。”
与所有同龄的大学男生一样,足球队的队员们忙着学习,忙着准备各种考试,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专业课;也玩音乐,热爱Hip Hop及所有张扬的旋律;关心的东西很多,学业、前途、当然还有足球,仿佛一切都是他们聊天的话题。
如果一定要找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那大概要从他们的体育特招生身份讲起。大概是自己也知道身份的特殊,学习成为队员们进入大学校园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入学的时候,为了方便管理,队员们都被分配在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要从这个系毕业,必须修满180个学分。“我们的基础知识要差一些,学起来压力挺大的。”队员们坦陈。球队还明文规定,考试两门以上不及格的队员退队停训,曾经有位队员因此离队。
右边前卫张淼,15岁初中毕业后曾到国安二队,去年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来到北理工,学习非常用功。听不懂的时候,张淼经常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下来,“甚至,老师写错了划上一个叉,我也照抄下来。”
为了帮助新队员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袁微说,他们专门组织队内学习成绩好的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上自习。
“我们队里也有学习成绩特别好的,有个师兄总是拿奖学金,大二过了四级,大三开始考六级,修了法学的双学位,还准备读研。”张淼不无羡慕地说。
张淼口中的师兄叫杨阳,是国际贸易系大三学生,班级学习委员。加上初入校的一年预科,过去6个学期里他拿了4个二等奖学金,2个三等奖学金,大多数课程的分数在80分以上。
这样的好成绩,背后是球队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英语晨读,是每天晚上的自习,是周末自己选修的双学位。
“我们努力学习,主要因为感受到了压力。30多岁运动生命就结束了,总不能一辈子以此为生。”
为了兴趣踢球,没有那么多现实功利的干扰,学生们踢球显然更为纯粹;没有金钱的刺激,他们仍然一路战胜所有对手踢到最后。队员于飞说得好:“我们有什么可紧张的?赢了球回去上课,输了球照样回去上课。”
比赛赢了,球队踢进中甲了。这群学生面前突然多出了一种可能性。
“毕业以后是继续踢球还是找其他工作”,成为队员们被问到的最多一个问题。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而言,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享受校园和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但是对于那些即将毕业离开这个校园的队员来说,做决定的时刻不远了。
杨阳说:“我们努力学习,主要因为感受到了压力。毕业时找工作,单位都要求会电脑啊、英语啊,不好好学习怎么找工作呢?踢足球踢得再好,30多岁运动生命就结束了,总不能一辈子以此为生。”
袁微刚刚确定了他的毕业论文题目:《以李宁品牌为例谈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像这个学校其他毕业生一样,毕业论文的开题,提醒着他该着手找工作了。他有些犹豫,球队好不容易踢进中甲,他希望能够帮助球队走得更远;但是他并没有打算以足球为生,更何况进入中甲的大学生球队,很多关系和规则都未理顺。
而球队的党支部书记姚远也另有打算,“我准备读完研究生去找跟经济有关的工作了,我对我工作能力没任何质疑。”对经商有兴趣的杨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职业期待:“CEO,我的目标是CEO。”
大多数队员都表示,他们最终会找一份足球以外的工作。谈起前途,他们并不太担心,在这个对学习的要求近乎严苛的足球队里,第一批毕业的同学都找到了令人满意的工作,有人去了公司,有人去了媒体担任网络体育节目主持。
北理工足球队的调查报告(中篇):在校踢球感觉真好
来源:2006年11月21日 人民日报 记者:侯露露 杨学博
北理工足球队球员一览表 (注:除“备注”外,所有队员都来自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
一个自称是北理工足球队某队员女朋友的人在博客中说:“我觉得他们真是很不容易!拿我朋友来说,每天上课、训练,晚上7点晚饭后还要去自习室学习到10点多。周六要上一天的双学位课。他们平时的伙食很一般,每天都只能固定在一个食堂吃饭,而且伙食很单一……惟一补助的营养就是每天一人两袋牛奶……”
在那场冲击中甲的关键之战中,杨阳的鞋跟断了。没鞋可换,他紧了紧鞋带就去踢点球
胜利太大,荣誉太多,往往让人忘记那背后曾有过的付出。
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作为一支中乙冠军球队,这个队伍每天的训练时间只有下午两小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学校对他们没有特殊照顾,要毕业就必须修满180学分。白天上课,晚上自习,仅有的两个小时训练时间他们都很珍惜,去足球场的路基本都是跑着去的。
没有全天候的教练。他们的“金指”金志扬教练每天训练前来,训练完走。训练时大多远远地坐在那里,根据队员们的表现不时指导几句。
训练课上,北理工足球队的球员们正在进行赛前分组。 记者李维娜摄
没有统一的训练服。每天训练,队员们都穿得五颜六色。比赛服是韩国KIKA赞助的,虽然只是个二流品牌,这群学生已经颇为满意了,平时不舍得穿,都想把新的比赛服留在大赛时穿。至于平时训练,“不用那么讲究”。学校每年会发给队员一双球鞋,因为使用频率太高,不到一年,有的球员的鞋就坏了,“可是也舍不得买新的”。
在那场冲甲的关键之战中,杨阳的鞋跟断了。没鞋可换,他紧了紧鞋带就去踢点球了。张淼替他解释,“比赛踢到那时,也没什么好鞋可换了。再说这双鞋也穿开了,穿着跟脚。”他们显然相信:重要的是鞋中的脚,而非脚上的鞋。
没有自己的队医。只有在比赛的时候才有一名校医院学中医的医生陪同出赛,而且只能保证队员的身体情况,还谈不上指导队员们进行科学锻炼。平时的训练,按摩、拉腿的工作多半是大家互相帮助完成的。
学生球员踢球惟一的奖励是减免学费,每月享有400元的奖学金
走进北理工校园12号楼的三层,很容易找到队员们的宿舍。两两相对的八间宿舍,每个宿舍旁都放着一个四层的鞋架,宿舍成员每人一层。100多双鞋摆放得整整齐齐。
队员们在一起开玩笑时,张淼被称为“有很多好衣服的人”。打开衣柜,张淼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一个学生,又没什么钱,哪有钱买好衣服啊。
冲甲成功后,关于这支球队的方方面面都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队员们的待遇更是敏感话题。据介绍,学生球员踢球惟一的奖励是减免学费,每月享有400元的奖学金。冲甲成功后,校长匡镜明说会考虑增加对球员们的奖励。即使真的增加,这与其他在中甲踢球的职业球员的收入相比还是相去甚远。
队员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说起学校的奖励,他们很坦白,“当然是越多越好啊,但我们知道学校经费有限,所以也没有太高奢望。给我们订一份体育类报纸,我们就很知足了。”
“我们都特别感谢学校。没有学校,我们根本走不到今天”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袁微说:“能写写我们学校吗?真的,我们都特别感谢学校。没有学校,我们根本走不到今天,赢不了这个胜利。”
他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样要求的队员。
“学校考虑到我们训练,特别给我们修了个有热水的卫生间。”
“学校给我们配的营养餐,早晨有两个大鸡蛋呢。”
“虽然我们没有队医,可是我们也知道一名专业队医又要一大笔支出,学校也不容易。”
“当时从人大三高俱乐部出来,很多大学都不愿意一下接收这么多体育特长生,只有北理工把我们全要了,让我们还能在一起踢球,挺高兴的。”
与很多同年龄段的学生比起来,他们那份知足乐观,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激让人惊讶。与职业球队相比,他们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场地、没有队医,甚至没有训练服,简直就是一穷二白的“业余”爱好者。可就是这样一群学生在中乙联赛中,拼掉一支支职业球队,笑到了最后。
客观地讲,北理工的中甲之路未必能够一帆风顺。球队的后备补充存在问题,许多能够进入一队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一般都不会放弃进入职业球队的机会,短期内北理工很难将真正有潜质的运动员吸引进球队。再加之中甲毕竟不同于中乙,职业球队与学生球队相比,竞技方面的优势应该会大于劣势。未来的半年里,这支学生球队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准备即将到来的恶战。
北理工足球调查报告(下篇):球员学生不矛盾体教不应该远离
来源:2006年11月22日 人民日报 记者:侯露露 杨学博
再次走进华体会体育,十几天前因为胜利而兴奋、沸腾的校园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唯有海报栏上依然悬挂着的庆贺横幅似乎还能隐约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那些获得了冠军的男孩们又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但人们对这件事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人们对北理工足球队冲击中甲成功的惊讶,只能说明当前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李匡伦,华体会体育大一学生,绿茵场上身穿19号球衣,鼻梁上架着眼镜,文质彬彬,眼神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进入北理工前曾是国安二队的球员,谈及自己以前在职业队的生活,他说:“那时候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一个正常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机械地重复,根本不用脑子,踢球都踢腻了。”而一提起现在,他一脸轻松,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与李匡伦一样,张淼也曾在国安二队效过力。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个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与评价极其相似,“职业俱乐部注重技能训练,半军事化的管理。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训练,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少,甚至根本没有。”
从上世纪90年代甲A联赛起步后,很多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足球学校大都举步维艰,有些甚至彻底关了门。近年来足球界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更使人们对于职业球员的成长模式产生质疑。那些在职业化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从小“与世隔绝”,每天只与足球打交道,文化课基本荒废,更谈不上全面发展。应该说,职业化模式看中了这些孩子作为“球员”的一面,却忽视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应该是“学生”的一面。
而今,北理工足球队冲击甲级联赛获得成功后,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人们对北理工足球队冲击中甲成功的惊讶,只能说明当前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换一个角度说,诸多媒体今天依然为“体教合一”呐喊,也说明这一理念在现实中难以推进。
职业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屡遭质疑,高校运动队却赢得诸多赞誉。其实,发展学生体育原本就是高校所应承载的职责
北理工足球队的胜利,有其作为个体的必然,有其作为整体之一的偶然。“体教合一”大讨论20年来,能有光芒璀璨一刻的高校队伍寥寥可数。但是,与别的高校相比,北理工并没有做得更多。
队员们,特别是那些从职业二队退下来的队员,言谈中充满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在个人感情层面,这种感激之情令人赞叹,但从教育本位层面上看,育人本来就是教育的职责,发展高校体育本来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除去最基本的设施保障,学校并没有为队员们提供特殊待遇。队员们感谢学校,而事实上学校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也就是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社团而已。我们的球队和其他大学的足球队没有区别,不过是我们这次踢得好一点而已。”张淼这样定位球队。
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模式,在美、日、韩等国发展得很成熟。大学生成为体育明星,在这些国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反观我国的教育,体育往往被置于比较次要的地位。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往往受到高考压力而不得不“主动”让位给高考科目,及至大学,体育又成了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必修课”。为了拿学分而应付的情况,在中国高校的体育课上并不鲜见。
职业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屡遭质疑,高校运动队却赢得诸多赞誉。其实,发展学生体育原本就是高校所承载的职责之一。北理工足球原本正常的胜利因中国高校体育的缺位而显得异常突兀。而对于各种各样的怀疑,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体育与教育本来就不应分家,球员与学生两种身份并不矛盾,北理工足球队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体教合一”是人们在这一事件之后讨论最多的话题。且不论人们把“体教合一”与“北理工冲甲”这二者联系起来讨论是出于何种考虑,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北理工足球队的夺冠是否意味着这种道路的胜利。
北理工的球员们对“体育回归教育”的观点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袁微动情地说:“这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队员们认为能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他们的足球梦想,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一方式化解了当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业与踢球的矛盾,消除了父母和自己关于前途的顾虑。
在以职业模式为主流的今天,选择足球往往意味着舍弃正规学业,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现实问题。而所谓“体育回归教育”,也就只是做到踢球和学习两不误。从长远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可进可退的选择。
张淼认为:“中国的国情毕竟和国外不同,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我们走这条路,主要是探索中国足球发展的新路。这条路的前面可能很宽阔,也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走不通。我们只是探讨一种可能性。”
在围绕北理工足球队夺冠的大讨论中,一个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那就是:技能,决不只是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唯一注重的东西。体育人才培养,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体教本来就不应分家,球员与学生两种身份并不对立。
胜利的喜悦已经渐行渐远,对所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最终还是要回到踢球上来。不论是胜利还是困难,不管是平静还是疑惑,队员们还都必须前行,摆在这群年轻人面前的是甲级联赛的挑战。
明天还是一个问号。对于这群单纯的男孩子来说,胜利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对于关心足球、关心体育的人们来说,更多更深的思考永无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