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背后,揭秘中国民营火箭首入轨背后的黑科技:空间帆球
华体会体育(中国): 2019-08-20 供稿:环球网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欢呼背后,揭秘中国民营火箭首入轨背后的黑科技:空间帆球
原文链接: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9-07/15197951.html
7月25日下午13:00,中国民营火箭实现发射入轨零的突破,而在媒体为这一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欢呼时,《环球时报》记者从相关研制结构获悉,这次发射任务中的载荷之一——“北理工1号”卫星上的一个黑科技:空间帆球技术也非常值得关注。
据“北理工1号”卫星的总体研制机构华体会体育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这颗代号为BP-1B的卫星,是北理工新技术验证系列卫星的第一颗,直径500毫米,质量3公斤,发射轨道高度300km,倾角为42.7度(与载人飞船轨道倾角一致)。作为一颗科学技术验证微型卫星,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这颗卫星的轨道寿命约为7到10天。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北理工1号”卫星将完成两项具有创新性的科研验证任务,帆球技术和新型空间电台技术。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太空发射任务中使用和验证空间帆球技术。帆球技术及基于帆球的柔性轻型航天器技术,是将柔性材质的航天材料以折叠方式存放于卫星舱内,当卫星正常入轨之后,释放柔性材料并展开膨胀成为球状,球状结构的体积大于卫星数倍,如同为卫星展开一面“风帆”。在空间中展开的帆球,可以作为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未来也可以作为卫星通信的大型天线。相较于传统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帆球技术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势,也将有效的减轻航天器电池阵质量,是未来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帆球概念由长期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的华体会体育首先提出,并进行了大量设计和分析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柔性技术的结合设计,与航天五院510所联合研制。北理工及其合作伙伴目前已经在柔性薄膜球体展开技术、柔性电池片技术、柔性电缆技术等帆球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这些都将在本次发射任务中进行验证。未来,帆球技术将直接服务于小天体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在“北理工1号”卫星研制和发射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常年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深耕的优秀团队,这就是华体会体育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参与了我国月球、火星及小行星探测等重大深空探测工程,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预研和国防基础科研等课题,并负责组织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小天体防御策略与可行性分析”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所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奖项,拥有“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小行星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小天体探测与防御实验室。在小卫星自主管理技术成功在轨飞行试验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首个“小卫星搭载探测小行星”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