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行 出版70印记
华体会体育(中国): 2019-09-29 供稿: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与共和国同行 出版70印记
原文链接:http://dzzy.cbbr.com.cn/html/2019-09/27/content_26_2.htm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出版社为“大学之明”提供了通路,大学又为“大学社之明”提供了一方学术土壤、一处活水之源。大学社依托大学而成立,见证了大学的繁荣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记录并推动着高等院校科研进程,并由此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知识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在新时期,大学社将肩负起新使命,书写新篇章。
1957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为教育和学术服务、注重出版物的高质量。
王 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华东师大社秉承大夏大学(华东师大前身)的人文精神,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是一家以“大教育”为出版宗旨的综合性出版社。
华东师大社设有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予的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教育学出版中心、数学出版中心,并设有高教与职教分社、文艺生活事业部、社科事业部、青少读物事业部、童书事业部等出版部门,形成印刷类图书、电子音像出版、数字网络出版等全品种出版格局。
华东师大社在出版业向市场经济转型、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等历次改革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建社以来,出版图书约4.5万种。仅2018年,华东师大社出版图书5378种。其中初版重版图书1430种、重印图书3948种,回款码洋12.42亿,销售收入4.87亿元。
华东师大社始终坚持为教育和学术服务、注重出版物的高质量,荣获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例如,华东师大社曾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奖及全国良好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教育部授予的先进高校出版社称号,上海市委宣传部等指导下评选的第2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称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六部门授予的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1981年
打造学术精品,做好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使命。
严峰(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复旦大学出版社已走过39个春秋。建社以来,复旦社以服务大学教学与科研为宗旨,根植学术沃土,恪守理想追求,秉持文化传统,坚守学术出版,坚持用先进文化服务教育、学术、社会。
打造学术精品,做好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复旦社以学术出版为主业,多年深耕学术沃土,策划出版《中国人口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晚明史》《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等“专门史”系列,《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历代文话》《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三国戏曲集成》《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等“大型文献整理”系列,为发挥学术传承、文化积累、价值传播做出了贡献。
教材出版是复旦社重要的基础工程,占据了图书品种的半壁江山。“21世纪大学英语”系列累计发行超过6000万册,《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累计发行600余万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和长销书。《现代神经外科学》《现代肿瘤学》《现代心脏病学》《现代临床血液病学》《现代呼吸病学》等20余种“现代医学”系列丛书,集中展示了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复旦社在版权贸易中也取得显著成效,“西方经济社会思想名著”译丛、“法律经济学”译丛、“媒介与文明译丛”等14个系列,引领了大学出版社系统利用国外学术资源的潮流。《中国思想史》《革命与形式》等在海外的出版,则是复旦社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图书外译工程的一个缩影。
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专家学者资源是学术出版的源头活水。学术出版之路,复旦社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1985年
服务教育事业,打造学术精品。
于华龙(河南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河南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月,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家综合性大学社。30余年来,河南大学社秉承“服务教育事业,打造学术精品”的出版宗旨,坚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出版特色,已发展成为图书结构合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大学出版社,形成了编、印、发配套齐全,书、刊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2009年,为响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号召,出版社积极改制,我社变更为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开封为依托、以郑州为主体、以北京为前沿的新的出版发行格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挑战,走向更广阔的出版征程。
河南大学社始终坚持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较大的教育与学术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元典文化”丛书的出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且荣获第10届中国图书奖。河南大学社还靠雄厚的出版实力获准承担了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农业典》、国家清史工程《袁世凯全集》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新兴版画(1931~1945)》等图书的编辑出版任务。
五千年峥嵘厚重,七十载锐意新光。河南大学社将始终坚持正确出版方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融媒体“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绽放出更加亮丽的色彩。
1985年
我们坚信,敢于拥抱变化,才能赢得未来。
丛 磊(华体会体育出版社社长):华体会体育出版社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华体会体育主办,是一家中央级出版机构。历经30多个春秋,北理工社形成“以数字出版、童书出版为前瞻,以学术出版为主体,以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为两翼”的出版格局,连续8年14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中,北理工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大学出版社第4位、全国出版社第21位;多年蝉联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百强出版社称号。
我们坚持以数字出版为北理工社的发展未来: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构建数字化出版平台为发展目标。我们坚持以学术出版为北理工社发展的根本:以重大项目申报为牵引,积极稳妥推进重大出版工程,坚持不懈地在地面武器、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出版方向上打造精品力作。我们坚持以教育出版为北理工社发展的基础:秉承高质量服务一线教学多样化需求的出版理念,巩固遍布全国90%以上院校的服务网络,完成由教材出版向教育服务的战略转型。我们坚持以大众出版和童书出版为北理工社发展的契机:在“大教育”的视野下,推进国内外出版资源的全方位战略整合,大力推进北理工社的品牌建设。
1979年
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
徐建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70年风雨历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披荆斩棘,70年薪火相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从抗战的硝烟中走来,成长壮大和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每一位北外人不变的初心和永恒的追求。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天,北京外国语学院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群心存高远、激情满怀的年轻人投身外研社,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不畏艰辛,凭着“三屉桌、木板椅,一部书稿、一支笔”开启为中国外语教育服务的创业之路。他们的担当精神与开拓能力使外研社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为外研社积累了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从收到第一封读者来信到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奖,从无名小社到获中宣部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外研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秩芳华之际迎来建社40周年,感谢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和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关心与支持,你们陪伴外研社走过无数风雨历程!
外研社全体员工定将把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融入血脉,牢记“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的初心和使命,践行“脚踏实地,创造奇迹”的理念,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教育观,勤于探索,勇于担当,攀向新的高峰!
1984年
服务国家战略,做强精品出版。
鲁东朋(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浙江大学出版社在30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做好知识传播和文明传承,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
浙大社不断提升规划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高质量完成了多项重大、重点项目的策划、出版任务。2008~2019年共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1项,在大学社中排名第4位;国家“十三五”重点选题立项数在全国出版社中排名第22位,大学社中排名第5位。作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的实施单位,浙大社将“大系”列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宋画全集(第7卷)》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印刷复制奖;《元画全集》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09年至今,浙大社共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13项,在全国出版社中排名第6位,大学社中排名第1位,《沈括全集》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浙大社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出版平台,《“一带一路”读本》等主题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和语种数量均稳步增长,“‘一带一路’国际出版示范平台”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针对中国经济中长期转型的重大问题研究,浙大社策划出版了“大国大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丛书。2008~2018年,浙大社有70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位列全国出版社第2位、大学出版社第1位。此外,浙大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策划系统展现我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成果的“中国科学报告”系列丛书;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出版“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咨询研究”丛书。《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金钉子”》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浙大社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探索日益深入,作为全国首个出版社在佛罗伦萨设立意大利分社,与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主题图书俄罗斯联合编辑室”,积极推进版权贸易与合作出版,做好中国话语权的全球表达。
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浙大社将坚持科学规划、长远布局,不断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以重大出版项目的实施带动精品出版,形成良好的精品生产机制,打造特色品牌产品线,拓展国际出版资源,培养造就领军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1985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宋文艳(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85年,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作为一家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小型出版社,在这34年里,厦大社不甘平庸,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专精特新”的出版理念,长期、持续出版针对我国台湾、华人华侨研究的特色图书,为促进两岸交流和统一以及对东南亚各国交流提供智力支持。
厦门大学拥有台研院和南洋研究院两大知名研究机构,对我国台湾和华人华侨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厦大社一直致力于将厦大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从出版社成立之初就将这两类图书作为重点板块来建设。厦大社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台湾府志校注》,30 多年来又出版了《台湾文献汇刊》《台湾女性文学史》“台湾研究新跨越”丛书等图书。与此同时,研究华人华侨的图书已渐成规模,成系列的有“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东南亚研究”丛书等。
虽然这两类图书的市场面窄,基本没有经济效益,甚至还要赔钱,但经过多年积累,社会效益逐渐显现。其中大型文献《台湾文献汇刊》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给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厦大社连续7年入榜“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与这两个板块积累的名声也有很大关系。
此外,厦大社研发的“南强”出版办公系统也是一大亮点,除了自身使用外,也为不少兄弟单位所采用,目前该系统正在升级之中,相信完成升级的新系统一定会为出版行业的办公自动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1985年
以初衷和使命铸就特色和品牌。
米加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大学出版社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使命是繁荣我国的出版业,传承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西南师大社成立之初的母体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依托西南师大的教育资源,西南师大社在建社之初就定位于教育出版,为教育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西南师大社在多领域树立了特色和品牌。
在高等教育领域,西南师大社出版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教材,其中音乐教材获教育部艺教委审定通过,在全国推广使用。在基础教育领域,西南师大社先后完成了国家规划的“内地版”教材183个品种,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和初中《音乐》教材及其配套产品,重庆市10套地方教材及大量校本教材。
在学术出版领域,西南师大社先后承担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800余册)、《中华大典·法律典》(19册)、《中华大典·农业典》(21册)及多项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此外,西南师大社推出了大批民国文献,如《战时首都档案文献》(12卷)、《晏阳初华西试验区档案选编》(32册)、《民国小学教材选编》(24册)、《民国重庆璧山司法档案案卷提要》(8册)等。
在融合出版领域,西南师大社以国家文化产业项目为带动,全面开展数字出版,电子书、二维码、VR/AR、AI、网络等新形态。西南师大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提名奖等奖项,彰显了“书香天下,传承文明”的时代使命和文化担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