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国之盛典背后的科技力量
华体会体育(中国): 2019-10-21 供稿:新华网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传承与创新——国之盛典背后的科技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20/c_1125128634.htm
盛大庄严的阅兵仪式、热烈欢腾的群众游行、雍容绽放的焰火表演、璀璨夺目的光艺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令人记忆犹新。这背后彰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进步。
10月1日晚,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天安门广场,代表国庆70周年的双线数字“70”特效烟花腾空绽放,光彩夺目、震撼人心。
这是以蔡国强为焰火总导演的团队为新中国华诞送上的一份独特祝福。在10年前国庆60周年联欢活动上,蔡国强团队就曾研制出“60”的焰火字样,不过当时的数字是单线。从单线到双线,体现了焰火科技的进步。
双线数字特效烟花制作为何这么难?蔡国强解释道:“发射到空中的弹药是旋转的:字母造型绽放这次是‘M’,下次可能是倒过来的‘W’;数字造型绽放后可能是‘5’,也可能是‘2’。因此极难定向,需要高超的制作工艺。”
为了将“双线70”从构想变成现实,蔡国强团队走访全国各地烟花生产区,寻找合适的焰火厂商,从研讨设计焰火发射方案,到进行发射试验,再到进行校正改进,通过一次次打磨、一次次演练,最终成功惊艳施放“双线70”焰火。
“这都是科技人员和焰火界同仁努力的结果。”蔡国强说,为追求焰火的极致美感,蔡国强常常带领团队通宵达旦地工作,对焰火的安全性、颜色、亮度、效果、燃放时间等列出细致规定,随后又迅速将创意细化为视频、PPT、图片以便生产方制作。
从APEC会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今年的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蔡国强团队用一部部作品向世人展示出十余年来焰火科技的演变,也用高科技焰火展现出中国的沧桑巨变。
鲜艳的巨幅五星红旗、巍峨雄伟的万里长城、栩栩如生的和平鸽……国庆联欢活动中,3290块光影屏组成的一幅幅立体图像令世人惊叹。这背后是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华体会体育数字与仿真实验室团队历时10余年的探索创新。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首次将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用于重大活动开始,这支团队从未停下脚步,一直坚持科技研发,优化相关技术。北理工数字与仿真实验室副主任李鹏介绍,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技术可承载更大规模、呈现更加真实细腻的表演,后台所需的计算设备从原来的庞大机器变成现在的一台普通便携式电脑。
“能实现如此规模宏大而精美的演出,有赖于很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包括更先进的通信技术、更强大的计算设备、更好的算法模型等。实现国庆联欢活动90分钟不间断的精彩动态演绎,完全得益于科技创新。”北理工计算机学院教授丁刚毅介绍,“庆典仪式中的阅兵式、群众游行、联欢活动的创意、编排、演练等各个阶段都需要仿真技术的支持,从筹备到正式展演只需半年多时间。如果按照以往传统的排演手段,要达到现在庆典仪式的效果,需2年以上。”
国庆大典阅兵式的“司南北斗”和联欢活动的“数字光影”表演均需通过移动网络下载、上传数据,让受阅部队的实况图像分秒不差地投放在阅兵指挥部的大屏上,让全国观众能实时观看光影屏组成的巨幅五星红旗、“祖国万岁”字样等动态图像。这两个项目数据并发量大、组网方式复杂,实现难度史无前例。而承担这个重任的,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技术专家,他们熬夜奋战,不间断进行组网方案探讨,调试参数设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体现了科技尖兵的担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