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考呈现新趋势
华体会体育(中国): 2019-12-25 供稿:北京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研究生招考呈现新趋势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9-12/25/content_12437741.htm
推免生数量逐年增多
推荐免试入学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
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东南大学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接收的推免生人数为1572人,2020年上升为2190人,2020年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增加了618人。
虽然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各学校总量一直控制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部分“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还有所减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就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点评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认为,推免生是不同于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教育部目前划定了36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各自比例不同。推免生主要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为基础和依据,学业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比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是年级或者班里前5%。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学校与专业,招生学校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笔试、面试,或者长期的冬令营、夏令营等,以全面考察考生,最后由研究生导师集体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录取决定。这一制度获得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几乎压倒性的肯定,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录取方式选拔的学生质量要高于仅仅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一传统录取方式录取到的学生。质量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些学生不是靠一次考试,或者功利化准备突击出来的,而是在校三四年学科的全面评价,相比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全面、厚实,也更能反映考生的实力水平,后劲比较足。
教育部目前在严控推免生占比,比如总量不能超过学校招生总量的50%。由于推免生质量普遍很高,很多学校都顶格使用,达到限制极限。在学校与教师满意的同时,这一制度又最大程度规避了舞弊的可能。比如推免资格的获得完全基于在校三年多的成绩与荣誉,同时,这一资格又是在最有效范围的公示,即同学之间公示,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尽可能杜绝了舞弊风险,保障了公平公正。在最后的录取环节,又是基于前期的笔试或项目活动、面试,最后集体打分投票决策,在满足教师一定自主权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制约了这种自主权。也就是说,这种录取制度,从质量上更高,同时又有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可以保障公平公正,因此广受欢迎。
非全日制招生遇冷
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来,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等问题。
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
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也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对待。
点评
陈志文认为,非全日制遇冷,主要原因在于非全日制未来就业中的待遇问题。“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注明需要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怎么可能有人去报考非全日制?过去报考较多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在招生上走了特殊通道,现在入学考试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肯定考生不想选择呀!”他说,“在这方面,用人制度需要尽快完善。”
对于这种现象,华体会体育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也表示,高校针对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严把质量关,提升证书“含金量”。这样,才会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才会逐步提升。
延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
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预计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
2003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96231人,实际毕业生数92241人,延期毕业率约4%;2018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604003人,实际毕业生数为543644人,延期毕业率上涨到近10%。
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也在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约为46.5%;2012年,延期毕业率突破60%;2018年,延期毕业率达到64%。这说明,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
点评
王军政认为,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已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方面转变。随着上级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各高校已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出台了如果抽检学位论文存在问题,将对导师实施停招或减招等措施,因此导师和相关院系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这些情况导致延期毕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他表示,对于毕业延期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举措。比如,华体会体育已从2018年初开始,按照A(优秀)、B(可毕业)、C(难毕业)三类对超基本学制(4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分类管理,A类原本可以毕业,但为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而延期,学校给予全面支持;B类在基本学制后再给1至2年延期,有望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完成毕业,延期期间学校和导师会共同提供相应支持;C类最多可再延期两年,但延期期间学校不再提供奖助学金、宿舍等支持。该政策实施两年,效果良好。
招生中女性占比持续上升
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达到最高值,为53.14%;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2018年,上升至51.18%。
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
一名二次考研的女生表示,她希望通过考研进入较好的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以此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这个想法。
点评
陈志文认为,中国大学阶段女性比例显著超过男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生中女性比例增加也很正常。另外,女性报考比例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不只是在学校,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加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强调: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不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大学,也包括贵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延边大学等。
从延边大学官网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可以看到,学校向136名研究生送达了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有的近15年没有毕业。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一批)》,对该校12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退学原因是“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的《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显示,被退学的研究生有44人。这些学生被退学,原因是“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尚未完成学业”。
点评
王军政认为,不合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数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积累,因为博士生学制是弹性学制,许多高校之前没有明确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一些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生,因为投入时间精力不够、研究能力不足或基础理论不扎实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而延期。
随着教育部发布新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普遍加大了对不合格研究生的清退力度,因此今年以来,一些高校出台了最长学制年限规定,对于超长学制的博士生进行了清退。此前,也有一些学校先于新政策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如华体会体育自2016年起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先规定了博士生最长学制为基本学制再加两年,达到最长学制必须办理离校,之后两年内还可向学校申请学位。由于规定比较合理,过渡相对平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