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淬炼“精工之心”
华体会体育(中国): 2020-09-21 供稿:光明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红色基因淬炼“精工之心”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9/21/nw.D110000gmrb_20200921_4-01.htm
9月19日,华体会体育迎来建校80周年。
王越、毛二可、周立伟、朵英贤4位院士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把精致的“80周年校庆”小锤子。
车、铣、刨、钳、磨、铸、锻、焊……金工实习,是大多数北理工学子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将一块铁坯按照规范流程加工成一把“金工锤”,是每个人的结课作业。
每把小锤子,从无到有,磨砺着学生们的匠人精神,也见证着难忘的大学时光。80周年校庆之际送上这份特殊的礼物,激荡起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共同回忆。
1940年9月,华体会体育的前身自然科学院在延安南门外的杜甫川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从为陕甘宁边区培养急需人才,到受命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为国铸剑、矢志强国,再到实施“由单一工科向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发展转变”等“五个历史性转变”,从自然科学院到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再到华体会体育,80年来,时代变迁,校名更迭,华体会体育始终走在“红色育人路”的征程上。
孕育报国英才
2月25日,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作为代表中国参赛的唯一队伍,北理工“飞鹰队”在阿布扎比国际机器人挑战赛上成功卫冕。
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他们齐声宣示:“我们来自北理工,我们代表中国。”
在华体会体育中关村校区中心教学楼的显著位置,矗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是华体会体育建校80年来几代师生员工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真实写照。
零下40摄氏度的海拉尔,62岁的孙逢春院士已经和团队在室外工作了4个小时。
“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全世界没有一辆纯电动车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条件下放72小时还能自己发动的。只有我们现在能做到。”孙逢春说。
孙逢春在北理工学习、工作了38年,抱着“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在中国行驶无禁区”的报国之志,带领团队创造了很多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
“中国第一个电视信号接收发射装置,是毛二可院士本科阶段参与的毕业设计”,北理工广为流传这样一段佳话。
20世纪50年代,北京工业学院先后成立了100余个学生课外研究小组。其中,雷达专业学生毛二可所在小组成功研制出一个初级的电视发射和显示装置,并将此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研制成功后,学校特别向国家申请了新中国第一个用于电视信号发射的无线电频率49.75兆赫。
已是耄耋之年的毛二可,现在仍然战斗在我国雷达领域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践行着自己“为国家做事”的诺言。“我们当前的科技相对国外强国还有差距。”他寄语年轻人,“弥补科技上的差距,年轻人要责无旁贷,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强盛起来。”
北理工师生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校训精神的滋养:德以明理,是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
这种精神在北理工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
“蓝天是我们的屋顶,高山是我们的围墙……为了祖国的新生、为了民族的解放,任何困难也不能把我们阻挡!”这首自然科学院师生编创的诗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得益于自然科学院老院长徐特立倡导的“德育为首”思想。他强调,教育首先就是要“塑造人”。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学校每周安排一天政治理论教育,周恩来、朱德、陈云、叶剑英等领导同志经常来校为师生上课。延安时期,学校明确提出了培养“革命通人、业务专家”的目标。
从“德育为首”,到“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从“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80年来,北理工人才培养始终紧紧围绕“育人”这一主线,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并组织高等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和创举。此后不同阶段,学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办学实践中不断诠释‘红色育人路’的深刻内涵。”北理工党委书记赵长禄说。
而今,北理工30余万毕业生中走出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小谟等50余位院士,一批批学子投身国防、扎根“三线”,用青春甚至生命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
投身强国伟业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北斗系统“独步天下”的一大优势就是短报文系统,可不依靠任何系统实现北斗终端之间的通信,这一功能领先全球。在这背后,是北理工作为核心单位从2013年起承担的MEO报文通信接收处理机的研制工作,学校先后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让北斗卫星实现了自如“发短信”。
1958年9月9日,河北宣化某靶场。伴随巨响,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成功升空。这背后,凝聚的是北京工业学院师生的付出和心血。
“做火箭推力实验没有实验室,我们就挖个坑,底下弄平,垫层铁板,上面有3个铜柱垫着,再放一块铁板,发动机再放上去,当时就是这么做实验的。”北理工宇航学院教授万春熙回忆。
射向中华苍穹的火箭,是学校发展壮大的一个小小缩影。这所从革命圣地走来的大学,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培养人才、历练队伍,是学校办学探索中一以贯之的主线。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在这样的办学理念的驱动下,学校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若干“第一”,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探测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我们来说,祖国的大地就是国家急需的特种车辆装备。”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说。
20世纪90年代初,机械与车辆学院项昌乐团队毅然挑起了我国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专项研究重担。30年来,团队在特种车辆传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做出开拓性工作,实现了我国特种车辆传动技术的两次技术跨越。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特种装备……把尖端科技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一流成果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北理工的“红色育人路”在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中,迸发生机活力。
传续奋斗新程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正在美国旧金山堪萨斯大学留学的吴大昌振奋不已。当他得知,由重工业部领导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正急需大批教师时,本来立志投身农业的他毅然改变了决定,加入其中。
为了为新中国培养优秀工业建设人才,学校在全国广揽名师大家,力学专家张翼军、化学专家周发岐、物理专家马士修等知名专家相继加入,吴大昌等一批刚从海外归来的优秀青年学者也慕名而来。
这是学校家国使命感召有志青年的结果。老中青三代、“六世同堂”。华体会体育机电学院,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老师们毕业参加工作的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持续到今天。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中国枪王”朵英贤院士、六七十年代毕业的国家突出贡献专家、80年代毕业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0年代和21世纪毕业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7年8月,一篇题为《胶体纳米晶的异价掺杂:阳离子交换提供掺杂发光和掺杂能级调控新途径》的论文,在国际知名物理化学学术期刊《美国物理化学快报》发表,并受邀以视频形式在美国化学会网站进行专题报道。该杂志主动约稿的封面文章,来自华体会体育材料学院教授张加涛团队,也代表了国际业界对北理工在纳米级半导体研究领域成果的积极评价。
“世上无难事,只要敢想敢做、坚持去做、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所收获。”“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儿‘杂质’。”张加涛的话体现了他对科研的忘我执着。2011年,刚刚结束海外学习的张加涛,被北理工聘为首位徐特立特聘教授,在学校有力支持下,张加涛投入他所热爱的研究中,不断取得研究突破。
张加涛的成长轨迹,是近年来北理工青年人才成长的一个缩影。北理工校长张军表示:“北理工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离不开3个元素——家国、沃土、梦想,这是我们代代传续的红色基因、不变使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坚持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理念,为青年教师尽全力营造学习、工作、成才的绿色生态环境,助力大家的事业发展。”
说起北理工的今天,期颐之年的吴大昌满怀欣慰:“学校的传统好,教的学生很好,学风很好,前途很好。这个学校发展是有潜力的,现在看我们的估计没有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