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给社会实践装上“准星”

——人才培养大讨论系列报道之华体会体育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编者按】2016年,华体会体育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青年服务国家——投身助力‘十三五’,青春奋进中国梦”为主题,紧密围绕服务国家及学校“十三五”规划,结合青年学生实际,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成为了社会实践工作的“准星”,如何精准定位,如何将社会实践的“好钢”用在人才培养的“刀刃”上,北理工在不断思索、不断实践。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放在手心跟我来,这是最好的未来……”当稚嫩的嗓音唱起刘若英《最好的未来》,旋律的偏差难掩乡村孩子眼神中的希望与感谢,这是华体会体育山西方山暑期学校阶段性支教课程结业汇报中的一幕。这个暑假,在山西晋东这个小小的村落中,百多位北理工学子在志愿支教中响应“青年服务国家”的号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是一个暑假,北理工7900余名师生,1145支队伍,不仅将“青年服务国家”的理念印在了自己的T恤上,也在眼观、耳听和力行中,将这句话写在了心中。

  大学生社会实践突破了校园空间与时间的局限,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践类型的增加,大学生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元,这些都赋予社会实践更大的魅力,但与此同时,也给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如此大规模的组织实施中,华体会体育应该如何为社会实践规划轨迹,装上“准星”呢?

  “近年来,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在组织、规模、效果和影响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局面,这是学校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需花更大的力气加强对社会实践工作的统筹谋划,谋划的前提是要做到精准定位,给社会实践工作装上“准星”,这个“准星”就是人才培养,要让社会实践的这只大船始终在人才培养的航道上前行,要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效果作为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一个侧面。”学校副书记副校长项昌乐简洁而有力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忘初心,用“理工红”塑造精神锚点

  “清清延河水,抚育你茁壮成长,悠悠岁月长,磨练你意志如钢……”当来自机电学院的陈佳驿在学校前身自然科学院的延安旧址唱起既熟悉又“陌生”的校歌,他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说实话,校歌我们都听过,但是平时唱的机会很少,虽然旋律优美,但是延河什么样,岁月怎么悠长,全无概念。”霍红宇这样回想自己之前对校歌的感受。“但是这次到延安来‘寻根’就不太一样了,我们亲眼见到了宝塔延河,这和校徽上的形象一模一样。我们来到了北理工的起点,看到了咱们在圣地延安留下的大礼堂等成就,在抗战时期能修出这样的建筑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想我找到咱们北理工的‘初心’了。”霍红宇是2016年学校“学史明志”暑期社会实践暑赴延安社会实践团中的一员。

  2016年的这个暑假,华体会体育“学史明志”实践团以“探寻先辈足迹、点燃信念火炬、明确报国之志”为主题,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这一实践传统已经延续二十年余年。

  人才培养,先塑精神。华体会体育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被称为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伴成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延安根、军工魂”始终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核,“延安精神”、“军工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学校师生思想引领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传承延安精神,继承军工品格,是北理工精神传承的召召使命,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精神塑造中,在代代北理工学子的思想深处,写下一笔有力的“理工红”,不忘初心。

     塑造精神,讲究质量。一提起红色社会实践,人们往往会将其与红色旅游联系起来,在革命旧址走走看看,仅仅眼见为实而已,与塑造精神相去甚远。2016的暑假,北理工正通过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模式,悄然改变着这一切。学校积极调研,认证挖掘了一批优秀的红色实践教育资源,并加大投入,挂牌成立了一批“红色基地”。基地采用体验式、讨论式、模块化的教育方法,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专题课程和讲座,以保证学生在基地的实践教育质量。通过多年打磨,这些基地的实践教育已实现了标准化、质量化、实效化,使红色实践育人向纵深化发展。

  穿上红军服,共做红军饭,体验了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情形,感受了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小推车运送物资,担架运送伤员,身临其境地重温红色历史,亲身体验革命生活。五十余位北理工学子就是这样在中共赣州市委党校参加了从未感受过的红色体验式课程学习。在四川仪陇“两德故里”参加学习实践的九十名北理工师生党员,聆听了仪陇张思德学院专家讲授的《川陕苏区的红色记忆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专题报告,这场经过“千锤百炼”的报告,让师生党员们跟随专家准确了解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斗争中的历史功绩以及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产生过程和时代光辉。“想不到这里的报告让我听的这么走心,一气呵成的讲座真精彩,做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不飘,很实!”这是自动化学院孟之栋同学在学习后的深刻感悟。

 矢志国防、学以致用,军工情怀和专业认知“完美契合”

  实践育人,学为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利用第二课堂这个载体,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认知,使学生对课堂教育内容所蕴含的价值、知识有来自于实践层面的理解,从而接受并认同。

  作为一所国防特色鲜明的高校,“军工情怀”的文化烙印深刻影响了北理工的办学及人才培养,激励着北理工人在实现北理梦、强国梦的道路上前行不辍。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校的国防特色、激发学生矢志军工的情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中理解深化课堂所学,学校始终把“到国防企业一线去”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模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所学为何?”“学何以致用?”

  2016年暑期,学校组织实施了“立足国防军工百团行动”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一大批学生深入企业走访、实习实践、科研交流,探寻军工精神,真正形成第一、第二课堂学习交融的局面。

  中国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无数个中国海防第一在这里产生。这个暑假,北理工赴江南造船厂实践团的同学们接受了一场专业化的精神洗礼,他们来到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不仅感受到它的饱经沧桑和经久不衰,更直接深入生产一线,直观的学习调研这座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为广泛的造船厂,学习我国军工龙头企业的先进巨大的生产能力、各类生产工艺和设备。

  “穿过峥嵘岁月,探寻红色江西”,在军工文化发源地——江西兴国官田兵工厂旧址参观之后,党员社会实践团苏区精神红色培训班的团员们,在官田兵工厂工人俱乐部的戏台上投入地表演着情景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军工人排除万难、修理机械、制作弹药的场景,也演绎了心中的那份军工情怀。 

  在赴大型军工企业江麓集团的实践中,当被问及有何感想时,一位成员说:“我们不仅见到了真实的生产过程,也切实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不屈不挠的军工精神就在面前”,“敢想敢做江麓人,自强自信军工魂”切切实实的震撼着每一位学生。

  在企业中,学生能够实在感悟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够感受到知识对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终于见到了装甲车辆的装配车间!”这是机械与车辆学院“军工魂探索”实践团成员步入江麓集团军用车辆总装车间时发出的感慨。在全国知名的军工企业江麓集团,厂房内摆放大量正处于装配状态的装甲车辆,深深的吸引了实践团成员。“为满足特定的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一台两栖坦克装甲车该如何增加可调节式挡浮板和螺旋桨推进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坦克履带又有什么特别的形态和设计要求?”同学们联系课堂所学,有太多的疑问,研发人员反倒有点“应接不暇”,企业派出的接待人员感慨于北理工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对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充分“点赞”。

  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实践走访,已经成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关注到社会一线企业在生产研发等方面的最新状态,引发在专业学习上的思考,也能充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观念,构建学习动力和目标,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治学、标准严格的“军工品格”。

“改变中国一点点”,责任使命要有“获得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亲历祖国山河、亲近人民大众,才能自省内观,理解平日“如雷贯耳”的责任与使命。但是,观察并不是全部,力行才是社会实践的真谛。

  华体会体育在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探索积累中,逐渐明晰了引导青年“知使命、懂责任”的育人关键,那就是为社会实践设计“获得感”。欲取先予,而以往将道理、口号作为“先予”之策,往往效果不佳,却易引发青年人的反感。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示魅力,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科学性,那必须将一份责任与使命的“获得感”赠予青年人。

  今年暑期,在方山县桥沟村,这个晋东国家级贫困县的村落里,阵阵读书声与欢笑声打破了往日的沉寂。在这里,一座废弃的乡村小学悄然变身,北理工方山暑期学校在这里挂牌成立、正式开课,一批批来自华体会体育的有志青年下乡支教。“我们想在小小的教室里,带孩子们领略大千世界的精彩”。2016年7月,华体会体育9个专业学院的126名师生先后到达桥沟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活动。

  “像数码相机、虚拟现实眼镜这类的,在农村孩子们根本见不着。大学生们把它们带到农村来,既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又激发起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方山县小学老师张海晴对于这种暑期课程赞不绝口。除了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志愿者们还带来了深入浅出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实用的文化知识、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崭新有趣的科普书籍,这些无疑都成为了桥沟村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记忆。

  “这几天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原来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你们明年一定还要来。”桥沟村小文拉着志愿者的手呢喃到。小文父母离异,父亲平日在田间劳作,14岁的他便承担起了照顾4岁弟弟以及做饭的责任,今年小文枯涩无味的暑假因为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到来变得色彩斑斓,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小文的童年生活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我们并不只是了解情况、开展支教,我们想要参与到桥沟村的脱贫工作中,我们力图给孩子们带来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知道,通过努力,谁都可以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机电学院支教团团长刘书翰说到。

  值得一提的是,北理工设计学院师生早在4月就深入方山县桥沟村开展考察,测绘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用地、绘制整体村庄地图,准备为桥沟村进行规划设计,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中国的某一点。

  如果说方山暑期学校项目的背后体现了学校通过社会实践在着力做好人才培养的主动设计,那在距离山西方山500公里之外的河南省郏县山头赵村发生的一切,证实着北理工社会实践“获得感”的育人理念,从设计引导阶段,逐渐转换为学生主动要求的阶段。

  北理工徐特立学院“心漾微光”暑期支教实践团,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山头赵小学的支教活动中,为这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山村小学捐建了图书室,并以北理工的老院长、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人的名字来命名。实践团的同学经过前期的校内外募捐活动,筹集各类书籍1300册。这次源于网络的邂逅,激发了北理工学子身体力行改变点什么的“斗志”。“社会实践是我们成长锻炼的一种特别好的方式,但是我们也在想,是选择走马观花的风光之旅,还是来点辛苦的,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点什么。在我们学院有这样的一句话,‘明明德大学之道,扬勤学特立之风’,‘特立之风’如何体现,我们坚定选择后者,能在这样一个山村小学把徐特立的名字留下,这样特别酷,我们改变了中国一点点!”徐特立学院的赵梓辰骄傲的说。

  “改变中国一点点”,行动可以点滴,但“获得感”却将什么是“青年服务国家”的重大责任写在了青年的心中。

  在华体会体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始终在人才培养的轨迹上不断加速、加载。近年来,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优秀团队”等多个称号,连续十余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获市级以上光荣称号120多人次,优秀团队100余支、优秀成果140余项。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愈发从粗放聚焦精细,当走过广泛发动、轰轰烈烈、资源投入、成果产出几个必由的历史阶段后,社会实践开始了自己的精准定位,如何将社会实践的“好钢”用在人才培养的“刀刃”上,北理工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