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成长灌浆期 下好育人先手棋

——【党建思政系列报道】华体会体育系统推进2018级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

  

  2018年,是北理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年。年初学校工作会议将人才培养改革作为全年重点推进的三大改革之一,正式提上重要日程。建立新体系、构建新模式、打造新范式……机制围绕育人改、资源围绕育人配、人才围绕育人汇,在2018级本科生中全面推行“书院制”育人模式,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用“小麦的灌浆期”比喻青年的成长关键期,学校在学生入学教育中下足功夫,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开学以来,学校紧锣密鼓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工作,以组织实施“新生引航工程”为载体,以书院制改革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将立德树人教育元素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不断强化对新生的有效吸引和凝聚。

思想引领,点燃信仰之光

  以新生军训为契机,学校不失时机地把脉学生思想,跟进教育引导。“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安全、实力决定地位、弱国没有外交,军队和民族要有血性。”北理工邀请房兵大校主讲的一节军事理论课让同学们热血沸腾。2018年军训期间,为了给学生讲深、讲透国防和军事知识,学校邀请了高同声中将、纪东少将、刘健少将等一批专家学者讲军事理论精品课,军理课堂成为了大一新生接受思想淬炼的首要阵地。军训期间,学校军训旅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创造性开展红色故事汇宣讲、国防知识竞赛等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挖掘、精心融入教育元素,让今年的军训练出了青春激荡理想的味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给自己‘加砝码’‘加责任’。这两个阶段是国家从‘大’变‘强’的时期,也是你们学习和发挥作用的时期。”在为精工书院2018级新生上的第一堂思政课上,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深刻阐述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高校的历史使命和青年学生的时代担当,把大原理变成小道理,亦师亦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校领导坚持为本科新生上思政课已经成为学校的惯例,一直以来是学校开展新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手段。

  “初心与梦想、理想与信仰这些似乎有些遥远的词汇如今真实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的确应该树立坚定而远大一点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不仅仅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多地是我们‘千禧一代’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聆听完校党委副书记包丽颖的“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讲座后,大一新生王昕玥这样讲到。这次辅导讲座让她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也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一股“导员,我想入党”的小高潮。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基层党组织骨干纷纷走上讲台,与同学们谈理想、话成长,一堂堂思政课,正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信仰的火种。

学业起航,托起崭新梦想

  2018年夏季学期,精工书院、睿信书院、求是书院、明德书院、经管书院、知艺书院、特立书院、北京书院和令闻书院九大书院正式成立,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学校实施“书院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相关机制设计都以促进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真学问为出发点。

  “社会信息化发展中,信息科技与信息系统的增强,催化创新驱动……”这是首位获得北理工人才培养最高荣誉——“懋恂终身成就奖”的86岁的王越先生主讲的一堂学术前沿导论讲座。开学短短一个月中,这位北理工“大先生”两次为睿信书院新生讲授专业导论和学科前沿,勉励学生从“本科”起步打好基础。

  周立伟院士讲课、朵英贤院士作报告……入校之初就与名家大师面对面。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下,学校建立了由学术导师、学育导师、德育导师、朋辈导师、通识导师、校外导师组成的“三全”导师队伍,名师大家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带领同学们从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出发,开始了一场全新的学业起航模式。同时,“三全”导师队伍还构建起了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师生共同体,使学生在校园生活、学术发展、人生规划等各方面获得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培育和引导。

  学生为本、通识为基,强化通识教育是大类培养的鲜明特色。大类培养、大类管理改革实施动员会上,校长张军院士强调,实施书院制要重点开展博雅教育和大类与专业一体的通识教育,将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改革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未来、规划人生。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依托“百家大讲堂”和各级单位教育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军事、人文、科技等关键领域辅导讲座,引导学生读国情书、读社会书,不断坚定成才报国志向;制作发放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效率手册》2000余册,各书院、学院组织的专业宣讲正在持续开展中。全员全方位协同发力,帮助新生迈好大学成长发展第一步。

文化浸润,丰厚精神滋养

  “我很荣幸成为了精工书院第100名报到的学生”,前来报到的精工书院新生在“心愿树”留下了自己的第一份大学记忆。精工书院以红色齿轮和飞行器为主体构成的书院标识给新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埋下了“立足国防,矢志军工”的种子。而在求是书院的迎新站,新生报到时都可以进入“智慧空间”,从千余本图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这些书籍由院领导、教师、优秀学长等不同的人群赠送,书中有赠送人的寄语和联络方式,通过共读一本书搭架起“师与生”的桥梁。明德书院以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为主线,根据生源地不同,撰写了31份不同的《书院寄语》,并用中国传统的笔墨文化在《书院寄语》写下了每一位新生的姓名,寄托前辈们对新生的殷殷期待和真挚的祝福……从新生入学第一天,文化浸润的理念便处处彰显。

  “九大书院”学科特色鲜明,底蕴深厚,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精神文化土壤。各书院在新生入学期间,生动组织开展书院文化建设,确立书院院徽、院训等文化标识,进行空间环境布置,定制书院特色学习和生活用品,使书院的精神特质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增进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学以来,学校还下力气将书院工作场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除满足基本办公需求外,还精心设置了师生谈话室、开放交流区、茶歇休闲区、智慧空间等功能区域,打造舒适、温馨的办公与交流环境,为辅导员、“三全”导师与学生交流谈心提供便利,营造书院“家”文化 。

  此外,在校庆开放日前后,部分书院、学院组织新生参加校庆开放日活动,参观校史馆,强化校情校史教育,传续“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文化基因。

习惯养成,筑牢成长力量

  “别在你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这是军训拉练结束后一名新生写下的一句话。北理工的军训从来不是“花架子”,9月1日至14日连续2周的军事技能训练涵盖了单兵队列动作训练、方队队列等综合训练,擒敌拳、警棍盾牌操、匕首术、应急棍术等表演科目训练,并赴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参观轻武器专业博物馆完成实弹射击训练。在各书院领导、辅导员和各专业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全程陪伴下,3900余名新生真学实练,顺利通过结训考核,其中3471名学生参与并完成了历时4个小时、路程17公里的拉练项目,完成比例达到88.6%,远超历年比例。以新生军训为起点,纪律、规矩、坚守等习惯养成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入学教育始终。

  9月以来,学校有序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邀请18位资深素拓师组成指导团队,通过团体人际互动体验式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团体合作与沟通,提高新生对新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一年级工程”早操计划、“小理鸽电台”学习成长服务指导项目……等一批生动有趣的特色活动项目帮助新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加快良好习惯养成,快速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身心关怀,全力保驾护航

  立德树人,要用先进思想凝聚人,用科学指引带动人,更要用关心关爱感化人,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才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18年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走心”的活动,为新生送上及时而周到的人文关怀。新生报到当天,学校以“大礼包”“小游戏”等多种形式为新生送上家的温暖,为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需定制学习生活用品,解决新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张军、副校长王晓锋、党委副书记包丽颖等校领导与各部处、各专业学院领导亲赴迎新现场,与学生和家长交流谈心,建立起新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

  为推动家校合作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还特别为3900余名本科新生家长编写并发放了《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和“新生家长调查问卷”,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联动、有效互动。学校组织专门力量结合书院制大类培养、大类管理政策和新生心理发展特点筹划编写指导手册,开展多种心理、环境适应类活动;重新编写《本科生新生心理发展与适应指导手册》,并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推出新生适应专题,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惑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润物无声添秀色,春风化雨暖人心……教育,饱含在教书育人的深情里,体现在无微不至的温情中。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以2018级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工作为试点,北理工在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更加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既从高处站位,更从细处落脚,抓牢抓实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深下功夫,全力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满足学生成才需求新期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