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理工,这堂“数学课”,很精彩!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华体会体育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8-11-30 供稿:党委宣传部 戴晓亚 王征 摄影:党委宣传部 郭强、数学学院
编辑:戴晓亚 审核:蔺伟、高伟涛 阅读次数:
“军训不用担心,被晒黑的脸很快就会被高数吓白的。”
这是2018级新生军训中流传的“神吐槽”。可以说无论哪国高校,被贴上“枯燥”“抽象”等等标签的大学数学课程都会让学生们感到压力十足。但是要成为一流人才,扎实数学功底必不可少。
数学学院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讨论
如何帮助学生们夯实成长为一流人才的数学基石?多年来,华体会体育数学学院在大学数学教育教学上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批成绩斐然、深受学生们喜爱和尊敬的数学“好老师”不断涌现,让这堂“北理工的数学课”愈发精彩。
数学学院院长田玉斌在课后为学生答疑
“数学是一门充满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科学,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校‘SPACE+X’(寰宇+)计划的同时,也努力将数学的品格、数学人的气质传递给学生们,立德树人,为培养出北理工的一流人才而不断奋斗。”北理工数学学院院长田玉斌这样说。
数学课上,开启“诗词大会”
曹鹏进行课堂授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优美的诗词歌赋,不时被郎朗吟诵,而这却是一堂大学数学课。
满满的诗词韵味,这是北理工数学学院副院长曹鹏副教授的课堂,他的数学课堪称“诗词大会”。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被曹老师完美诠释,“有些数学定理,同学们很难直观理解,我就利用古诗词,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上好“枯燥抽象”的数学课,激发数学兴趣,成为数学老师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首要任务。 “巧引妙借厚底蕴,文有诗词言自华”, 曹鹏的数学课广受学生欢迎。“考前翻翻‘CP(曹鹏)语录合集’,能起到考试‘护身符’的作用。”数学学院2014级本科毕业生曹越琦对自己的这位数学老师可谓崇拜不已,“现在一提到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理论,我立马就联想到曹老师用《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来形容不同的‘频率’,真是中了曹老师的‘毒’了!”除了激发兴趣,曹鹏的数学课有着更大的“野心”:“我希望学生在我的课上,不仅学到数学知识,也能提升人文素养。”
高等数学课程组部分老师合影
除了建立兴趣,数学课的背后其实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博弈”。“现在很多新生数学知识学的不少,很擅长做题,以为学数学就是会用公式解题。我们必须扭转学生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定理、公式背后的‘为什么’。” 克服大学数学之“难”,数学学院方丽萍教授认为第一步就是要击破高中习以为常的“数学骗局”,让学生建立起数学逻辑性的思维模式。帮学生扎实走好这条成为一流人才的必经之路,北理工的数学老师们经验老道,拿捏准确。
“互联网+”数学课,点个赞!
毛京中录制的微积分MOOC
“网上有‘毛奶奶’坐镇答疑,课程质量绝对过硬!”2014年,当北理工首个数学慕课(MOOC)微积分“触网”上线时,已临近退休的毛京中老师,作为一位在教学水平和教材编写上享誉业界的知名教师,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当时,毛老师眼睛不好,对网络也不那么精通,但她在数学教学上的奉献和奋斗,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至今,毛老师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毛奶奶”。
北理工微积分MOOC团队部分成员
大学数学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不仅质量要求高,而且需求量极大,特别是在两校区背景下,如何为学生们提供“质高量足”的学习资源,让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北理工数学老师们时时惦记的事儿。而一贯创新包容的数学老师们,聚焦“互联网+”,成为了北理工的第一批“MOOC达人”。
“我最早接触MOOC是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Coursera平台上自学,这种先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很受触动。”2014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数学学院副教授徐厚宝牵头组建团队,开启了MOOC之旅。然而,设备不熟悉、技术无储备、人员无经验、时间紧、任务重……,从零起步的微积分MOOC面对的是“千难万阻”。“没有经验就请人来培训,不懂技术就自己摸索钻研学习,整个暑假我们全都无休。”
虽然没有了课堂上的学生,但面对摄像机的数学老师们更加“严苛”地自我要求,甚至每一句话都必须达到最简洁、准确、高效。“我录课前先要写好‘剧本’,每一句‘台词’都提前打磨好,录的时候照着‘剧本’严格地表演。”徐厚宝笑称用了个“笨”办法“一气呵成”,“刚开始一段8分钟的视频,我们往往要录上整整半天。”最终,团队将原有课堂知识点分类细化,提炼为181个知识点,录制成全新的MOOC教学单元。
我校基于微积分MOOC开设的SPOC课程截图
建设优质的MOOC,除内容优质外,还必须有优质的“售后服务”。“决不让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过夜”是徐厚宝对自己提出的“硬性要求”,自2014年课程上线以来,徐厚宝带领团队,坚持每天半夜查漏补缺,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在当天得到回答。正是这种对课程质量几近“苛刻”的追求和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北理工微积分MOOC于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对比跟踪研究,MOOC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也被团队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三大赛”打磨一流人才
“除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通过‘三大赛’来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打磨一流人才。”数学学院副院长李炳照教授这样介绍,这“三大赛”指的是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成为数学学院磨砺一流数学人才的顶级“磨刀石”。“丘赛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十分广泛,难度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资格入学考试相当,是为培养数学科研人才打好理论基础的国内顶级竞赛。参加的人数很少,但却是真正‘高手间的较量’。”曹鹏介绍说。2017年,数学学院5位学生组队参加团体赛,并成功杀入决赛,与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和中科大的12支团队同台竞赛,获得优胜奖。
“一点儿都不能松懈,辅导老师必需要大量阅读,熟悉题型,还需要跟其他高校教师多沟通,老师的题库量够大、知识面更广,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升竞赛水平。”大学生数学竞赛主要辅导老师之一的王杰老师这样介绍。大学生数学竞赛,分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两类,每年参赛学生都有四百多名。“每年四月都通过校内赛选拔国赛选手,之后,辅导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作业,辅导答疑,持续半年,赛前还要安排小学期和两个阶段的培训,全国初赛之后,再指导学生准备三月份的全国总决赛。”长达一年的指导周期,王杰老师说起来朴实无华。
“连续三年,我每年都听王杰老师的辅导课,他的培训内容不断更新,每年都会有新收获。王老师一直都是板书授课,每次都写好几黑板,讲稿也全是手写,2个小时的辅导课,王老师不知要投入多少精力。” 每每回忆起自己的老师,应用数学专业2014级本科毕业生杨成浪感动不已。
数学学院教师主编的部分教材
“报名参加数学建模校内赛的学生非常多,每年大概有300多队1000名学生,最后约有150队能够参加全国赛和美国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学校参加人数最多的学科知识竞赛之一。“除了平时的单独指导外,我们在暑期会为参赛选手们安排一周的集训。全国赛后,紧接着又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而指导团队的26名教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长期投身于数学建模竞赛的辅导工作。”作为数学建模竞赛主要辅导老师之一的李炳照这样介绍说。
与着重于解题的数学竞赛不同,数学建模更像是一个科研过程,学生3人一组,在3天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并通过模拟仿真来解决问题,以论文形式进行提交。“数学建模的训练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无论他们进入哪个领域,都是极有帮助的。”在数学学院李学文老师眼里,学生的收获才是竞赛的真正意义。带着这样的认识理解,数学老师们积极将数学建模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编辑出版了《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与点评》等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拓展数学建模的思维。
聚焦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数学学院“三大赛”格局初步形成,通过举办讲座、培训、校内赛等一系列活动,构建了竞赛组织、培训、指导和评价的工作体系,不仅有效提升了校园学术和学习文化氛围,更为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言传身教、爱学生的数学老师
“你看春晚吗?”
“我不看。”
“那行,咱接着做题吧?”
“行!”
这是2017年春节期间,数学学院教师王杰和学生杨成浪用微信相隔千里的一段对话。
王杰(右)与学生杨成浪(左)合影
2016年底,杨成浪成功闯入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为帮助回珠海过春节的杨成浪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远在北京的王杰老师也渡过了一个特殊的寒假。“我们每天的日常就是,我做完题给王杰老师发过去,他改完后再通过电话详细地给我讲解指导,并且针对我的薄弱项,不断出新的试卷给我发过来。”那一年春节,38套试卷就成为了师生之间的“新春祝福”。“王老师出一套试卷需要一两天,每一套他都亲自准备、详细讲解,开学之后又立即给我一份上百页的知识点总结。”这个春节,王杰没为家里做出任何“贡献”,“家里过年确实也没顾上,学生能冲击这样的大奖不容易,身为辅导老师必须全身心地去帮助学生。”
2017年3月18日,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中,杨成浪以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决赛一等奖,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立德树人,学生为本,在数学学院,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更是老师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为学生们树立了成长的榜样。
孙华飞(左)对学生曹越琦(中)、张世强(右)开展学术指导
说起爱学生的数学老师,接触过“弯腰”老师孙华飞的学生都很难忘记他待人的那份诚恳与谦逊。“孙老师对谁都谦逊有礼,在食堂打饭时,他也会弯腰低头感谢工作人员。”对待自己的学生,孙华飞绝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授,而是一位和蔼谦和的老朋友。“在与孙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会时刻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孙老师从不会呵斥命令学生,而是会采取一个商量、建议或请求你帮助的方式。”已经是2018级研究生的张世强认为,孙老师的这种“尊重”是他全心为学生、爱学生的体现,“跟着孙老师搞科研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大家都处在一个‘我要做、我想做、我可以做’的极有成就感的科研状态下。”而孙华飞谈到学生们,却说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当时张世强和曹越琦都获得了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的保研资格,但最终他们都选择留在北理工,跟着我继续读研,学生们这么优秀我真的觉得很幸福、很幸运。”
在张世强眼中,是导师孙华飞促成了自己的优秀。孙华飞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不能浪费任何一个学生的天赋”,当他发现张世强在自己的课上表现出出色的数学能力后,就开始加以关注,并有意识地对张世强进行“附加”训练。“题是越做越难,这就是我们交流的开端。”回忆当初,张世强十分感激孙华飞老师帮他建立了对数学的自信和笃定,“在得知我转专业的倾向和犹豫后,孙老师鼓励我去参加他的讨论班,让我能够真正在一个‘数学’的环境中加深对数学的了解。”2015年从计算机学院转入数学学院的张世强,在2018年本科毕业的时候,不仅连续三年成绩专业第一,还获得了徐特立奖学金特等奖、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更是在国内外多个数学和程序设计竞赛斩获多枚奖项。
数学分析课程师生合影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利器,教好数学、传播科学精神,做好学生的价值塑造,是‘数学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数学学院党委书记高伟涛这样说,“围绕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始终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着力建设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打造一流学科实力,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北理工,这堂“数学课”,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