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北理工党委书记郭大成:大学如何践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管理服务理念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4期   作者:北理工党委书记 郭大成   摘编:党委宣传部   国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的价值,根本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杰出人才。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决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人才培养意识不强,干部和教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明晰,人才培养在学校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强化等突出问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服务"理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理顺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比喻:高校如同一个大食堂,干部是端盘子的,教师是炒菜的,学生是吃菜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 "三服务"理念旨在理顺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大力营 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教师、爱护学生的良好氛围。 只有营造这样的氛围,树立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把学校办好。

       干部为教师服务,以服务的心态做好管理工作。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决定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使用、凝聚好高层次人才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也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管理干部要做到"心要向下想,眼要往下看,腿要 朝下跑,事要为下办",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倾听教师呼声, 把教师工作的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把解决教学科研 工作中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管理干部要以服 务的心态做好管理工作,将"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责 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为学生服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思考教学工作如何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如何适应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需求,把主要精力放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教师只有通过 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不断提炼新知识、新理念并融入到 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所有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创建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并切实落到实处。大学所有工作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落 实"教育以学生为本"的途径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 等方方面面都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与人才培养衔接,切实发挥育人作用。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改革学校工作机制 

       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服务"理念,突破了目前高校办学实践过程中的瓶颈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重 要的思想基础。如何将"三服务"理念深入办学实践中,并被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接纳和认同,成为师生自觉的行动, 学校工作机制配套改革必不可少。 

       精简机构编制,提高管理机构的服务和效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政府职能的转变, 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大学功能的扩展,使得大学工作机制的改革更加迫切。但是,我国大学的 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并没有适应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学校工作机制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理念,适应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创建中国大学的管理理念、 管理体制和机制。近年来国内大学工作机制改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深化机构改革,按照"大部制"思路, 不断精简、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压缩管理人员数量,厘清行 政学术工作的职责和责任范围,强化效率和效能,实现精 细化和柔性化管理从根本上建立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术服务的机关,提高了工作效率。 

       完善培训环节,提高青年教师的理念和水平。青年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希望,高校必须把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提高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建立助教制度,视助教岗位为青年教师接受专 门职业训练的重要环节,立足"当好学生,再当先生";加强 教学法研究,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信任青年教师,委以重任,促使优秀青年教师不 断脱颖而出,充实教师梯队和质量。华体会体育要求教学单位从"怎样培养人"的高度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的培养,建立助教制度,把做好助教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组织新任教师培训,教学考核和模拟教学不过 关的不允许上讲堂;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推行以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为基本特 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海外培养、阶梯目标、过程监督 等政策机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不断脱颖而出。 

       合理倾斜政策,引导部门和教师践行"三服务"。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包括职务评聘、考核标准、资源分配等相关政策的导向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 地位,创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 局面。在教师职务聘任上,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教 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 引导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行政工作的评价机制中将 "教师是否得实惠"作为衡量政策、制度优劣和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人才评价 激励机制中,对于干部,突出以服务对象为考核主体,将为 教师服务的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强干部考核的科 学性和客观性;对于教师,实施团队考核和目标管理,减轻考核压力,激励教师潜心学术、精心教学。 

      下移管理重心,发挥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的治学作用。学校管理体制要不断深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 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的扁平化,坚持教授治学,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健全议事规则。华体会体育创 新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校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 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度,增加了专职教授和科研人员 的比例,并成立了校院两级教授委员会,强调学校在决定 重大事项时要听取教授的意见,保证教授治学理教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有效调动了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 体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探索建立教授 为主体的学部制度,有效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发挥好各学部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交 叉融合、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作用,切实维护教师在办学中 的主体地位。 

       分析成长需求,实施分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分析学生成长需求的多样化,以"贯通培养、加强基础、突出创新、强化德育" 为指导思想,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制 定了"订单式"培养方案,形成了"学习文化、参与科研、锻 炼品行"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华体会体育启动了本硕博连读、基础科技实验班和2+2跨专业培养等新的培 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成立基础教育学院,专门负责一二 年级本科生的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启动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指导团队建设试点。

       改进科研机制,发挥科研团队的大才培养功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特别是教授大多是教学加科研型,科研团队是高水平师资的聚集地,主要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只见 物、不见人"的问题。发挥科技创新团队在育人中的作用, 把科技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就要推动"双团队,双结 合"建设,既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又培育高质量人才,是科 技团队同时更是育人团队。华体会体育在"双团队"建设中,要求教师特别是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中吸引、吸收研 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有的团队对应一个本科生班, 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 和生涯规划,实现传帮带;有的团队为学生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参加学术会议提供经费支持,吸引本科生毕业后在 团队进入研究生学习。 

       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 

        体制机制建设是一种"硬"管理,作风建设则是一种 "软"管理,是一种注重人的思维、行为规律的管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服务"理念最终将内化为师生员工的作风,成为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
 
       首先,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口学校领导和干部要树立 "师生问题无小事"的观念,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关心师生利益问题,就是关心学校发展,就是关心教育事业,并且要深入学生群体,关心、关注、关怀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学习和生活困难、生理和心理健康,指导、引导、辅导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

       其次,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口师德师风建设重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人,以广博高深的知识培育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人,引导教师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育高质量人才。华体会体育经过多年 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教授坚持本科生教 学和科研指导工作,以人才培养为重,提出了若干有价值 有效果的教育观念,受到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爱戴。

       再次,主动策划,服务为先。职能部门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师生的需求,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策划方案,真正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服务型机关。 华体会体育基础教育学院建在良乡校区,为给低年级学生创造优越的校园环境,学院领导和干部将教学、教育、管理、后勤融为一体,提出"教师即为导师,管理就是服务,保障转化保证"的一系列新制度;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协助教务处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考核,为适应多校区办学,提高本科学生培养质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根据两校区运行特点,逐步实行"三类课程"和"两种模式" 的选课方法,保障教务运行秩序稳定;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干部与学生的互动机制,收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