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彭凯平博士应邀到北理工教育研究院作“文化心理学”系列讲座

供稿:王旻洁、刘讴美、石芹    摄影:李凤琴    编辑:李京京



  2012年5月到7月期间,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人事处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彭凯平博士应邀到我院作“文化心理学”的系列学术讲座,共计8次。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海燕教授主持了首场讲座。

  系列讲座不仅吸引了来自我校教育研究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光电学院和党委办公室的领导和教师,还吸引了我校教育、管理、心理、计算机、人文等学科的学生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生。

  彭凯平教授首先介绍了如何从“共享价值体系”、“个人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以及“象征意义系统”对文化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此后,彭教授从心理学的感知觉、情绪、记忆、道德和思维等角度分别介绍了文化与心理学交叉领域的现有研究方法及丰硕成果,用语言、图像、视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使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跃然眼前,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心理学盛宴。

  彭教授旁征博引,语言风趣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们获益颇丰。其一,开阔了学术视野,丰富了多学科知识。系列讲座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多学科的视窗,使大家深入了解到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认知活动差异的多维变量和作用机理。其二,培养学术兴趣和研究素养。彭教授介绍了文化心理学中诸多设计精巧、思维缜密的经典实验,把不易量化的对象进行外显测量,把不易把握的内容进行具体操作,并基于“头脑风暴”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学术兴趣和研究素养。其三,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全球化胸襟和爱国情怀。彭教授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证、十分全面地阐述了中西方文化与认知心理的交互机制,使同学们在科学比较和系统分析中培养起全球化胸襟和爱国情怀。彭教授的系列讲座,形式多样,问答精彩,讨论热烈,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和普遍好评。

  彭教授此次讲学,对于促进教育研究院与伯克利心理系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对促进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与教育发展”实验室与伯克利“文化与认知”实验室的战略协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核:何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