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体育召开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

供稿: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刘进 摄影、编辑:新闻中心 郭强

  6月1日,华体会体育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召开。党委书记郭大成教授、教育部高教司韩筠副司长共同为我校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教授,朵英贤院士,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日常工作机构成员和部分专家委员,部分专业学院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校党委书记郭大成、朵英贤院士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韩筠一起,为华体会体育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揭牌。

上午的会议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组外籍专家、中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做了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改革及大学教学的学术研究》专题报告。报告指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教学,正从“老三中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新三中心”转变(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新三中心”不是强调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强调学生学了多少。赵教授认为,从教到学,本质上是一场范式革命,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际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之所以成为国际趋势,本质上是因为其更加科学。他还结合华体会体育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问题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与会人员就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郭大成书记非常赞成赵教授从哲学和思维层面来理解教学改革。指出,当前高等学校不仅要服务教师,更重要是服务学生,提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学校层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校应首先开展一些试点。朵英贤院士认为,当前的大学教育应努力打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变化。他认为大学四年,学生至少要有两年半时间从事基础知识学习,一年半时间结合专业来进行实践。他谈到高等学校需要一批在某些方面非常专业和专注的“教书匠”,但目前一些专注于教学的“教书匠”却无法在职称等方面获得认可,这需要改进。杨东平教授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早已推广并取得较大成效,尤其是山东、山西等地,一些弱势地区正出现“农村包围城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广,这非常值得大学参考。

  二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做了题为《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的报告。分析了21世纪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特点。她认为,高校往往“太注重教师的优先级,忽视要给学生什么。”她分析了美国“网络一代”和我国“90后”学生的基本特点,就21世纪的大学生培养目标和高校教学变革的着眼点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信息时代教师TPACK知识结构模型的基本情况。

  三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捷教授做了题为《教学发展中心——我们的认识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结构,以及该校针对不同群体的培训项目、教学工作坊、午餐会、大型教学研讨、教育学讲坛、教学评估与咨询、教研立项、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及初步取得的工作成效。

  四是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韩筠就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做了专题报告。她指出,虽然之前各高校也有建设教师教学中心的实践,但此次从国家层面来推行教师中心建设是史上第一次。教育部正式将此作为国家战略提炼出来,放在“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里,并给予基金支持,做了初步的顶层设计。她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第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式与任务。从大国迈向强国,高等教育将发挥引领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稳步进行,成绩显著: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明确;二是大众化水平逐步提高;三是高等教育的结构逐渐优化;四是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五是推进了教育公平;六是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第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大而不强。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需要的人才结构匹配度不够;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少。

  第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一是转变观念。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在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转变观念;二是体制机制。为观念变为实践提供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体制机制,比如要引导教师重视教学,要让本科生能够听到教授的课;三是人,也就是队伍,包括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要设计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就要构建一个队伍很好地执行体制机制内的各项举措。上述三方面中,最关键的就是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成立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最根本的出发点。

  第四,目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针对的问题。一是教师不爱教,二是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一是没有兴趣,二是没有能力。我们要用群体的归属感,来唤醒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起初主要想针对中青年教师,但是将来会成为全体教师的大家庭。每位教师在中心的角色、职能、获取都是不同的。

  第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责。一是开展教师培训;二是开展教学服务;三是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四是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五是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六是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人物。

  第六,教师发展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她认为示范中心不要急于做出东西来,而是逐渐形成经验、模式等能够推广的东西。半年多来,初期设计的一些功能得到了延伸:一是通过这些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激活了本科教学工作这潭水;二是成为新的舞台,是国内外的高校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交流和交际的舞台;三是成为促进本科教学很重要的抓手;第四,这是新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别人看到了自己,还看到了世界,看到了别人。

  第七,目前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中心定位问题。不同学校定位不同,如果校领导懂得本科教学的价值、也非常重视本科教学,教师中心在学校的地位就会很高;二是中心的人员配置问题。中心的人员配置很重要,要选择一些很有水平、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三是科研重于教学的理念尚未根本转变;四是中心经费使用问题;五是中心与院系、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问题;六是中心的物理空间问题;七是中心的工作目标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认为,一是从组织者的角度。要提高设计项目的针对性、提高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形式的多样式、促进效果评估的制度化;二是从教师角度。要有针对性,要有真正的专家在里面让参与者真正有所获取;三是从项目实施角度。面向青年教师为主、外语等培训为主,形式方面应增加工作坊、沙龙、午餐会等,思路应该更开阔。

  第八,教育部下一步的工作考虑。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理念要先行,有系统观,战略思维;二是做好发展规划;三是因地制宜;四是世界眼光;五是做好资金的使用规划。教育部将进行检查,跟踪,阶段性评估与评比。

 
  下午围绕教师发展的政策支持、当前教师教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华体会体育教师发展手册》等进行了分组讨论和经验交流。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做了《大学教师发展:理念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我校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情况。她从社会发展与大学功能扩展、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趋势、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等方面,阐述了教师教学中心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大学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理念,华体会体育的实践探索与现实问题的思考。

  二是小组报告。第一组代表基础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青山教授围绕师生相长、留住优秀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改革如何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生师互动薄弱、基础教育学院和专业学院的关系、就业指导队伍的完善等讨论议题进行了报告;第二组代表自动化学院廖晓钟副院长围绕教师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等向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必修培训与选择性培训相结合、针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教师发展手册重点要突出,有些内容以电子的方式挂在网上等,对学校的建议包括完善评价方式、职称评定中对老师要有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多承担一些本科教学任务等;第三组代表人文学院张红峻书记,认为教学是教和学矛盾体的运动过程,核心问题在于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定位,是原动力问题。教师发展中心是服务性机构而不是行政性机构,防止行政化趋势。

  三是相关部处负责人发言。教务处仲顺安处长汇报了教务处下半年的工作设想,包括新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科专业认证等。本科教学不单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知识竞赛,课内的研究型教学等都将纳入培养体系。对教师水平、投入的要求更高,学校的各项政策会在教学、科研之间达到平衡;国际交流合作处王庆林处长首先介绍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教师增长情况。他说,国际交流合作处愿意在各个方面协助中心发展;人事处侯爱军副处长从人事、服务、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学生工作处徐建副处长针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问题,围绕建立一支怎样的学生工作队伍、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

  会议最后,郭大成书记做总结发言。

  首先,他谈到学校层面进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前后的历史脉络。尤其是密西根大学和杨百翰大学教师中心的运作对于我校教师中心成立的促进与借鉴意义。国外高校类似的服务支撑单位非常多。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也应遵循其基本思路:服务为主、提高质量。

  其次,他谈到中心职能与定位。他指出教学促进和教师发展中心应该是“交流思想的港湾,职业发展的驿站,畅谈感悟的家园”。

  最后,他谈到对中心下一步发展的建议。要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高水平大学群体的发展动向,要把握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趋势。要将立德树人考虑进去,一是匡正师德,二是创新教法。

  本次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教授主持。

(审核:庞海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