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一篇论文入选“2013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4-11-19 供稿:科研院 韩兴杰
编辑:科学技术研究院 谢非 阅读次数: 在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我校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孙逢春教授研究团队于2013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期刊上的论文“Evaluation on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of Batteries With 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by Experiment Approach”入选“2013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该论文主要关注电动车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计问题。动力电池是电动车辆的技术瓶颈,受限于其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和强时变非线性特性,同时要考虑温度、载荷、不一致性、性能退化等不确定性应用条件的影响,其动态建模和状态准确估计一直是行业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孙逢春教授研究团队在此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他们在论文中引入具有误差协方差自适应匹配特性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来提高动力电池SOC估计的精度,并构建了算法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SOC估计最大误差在2%以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影响力,引导我国学者的论文发表模式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方向转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7年首次开展“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评定工作。论文评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专家评估和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考的指标包括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获得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在学科中所处的位置)、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考察论文发表当年的被引次数)、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情况)、论文的文献类型(只计Article和Review类型)以及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考察Article和Review国际平均引文数)。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从2013年SCI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的。100篇论文分布于28个学科领域,其作者分属于68个学术机构。
本次获奖是我校教师在2013年首次获奖后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标志着学校的高水平论文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