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研究团队论文再次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5-12-04 供稿: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科学技术研究院 谢非 阅读次数:在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我校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孙逢春教授研究团队于2014年发表在《Applied Energy》期刊上的论文“A data-driven multi-scale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based parameter and state estimation approach of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 in electric vehicles (作者:熊瑞、孙逢春、何洪文等)”入选“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该研究团队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
该论文主要关注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可用容量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的联合估计问题。动力电池是电动车辆的技术瓶颈,受限于其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和强时变非线性特性,同时要考虑温度、载荷、不一致性、性能退化等不确定性应用条件的影响,其动态建模和状态准确估计一直是行业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孙逢春教授研究团队在此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论文针对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多状态的强耦合、不同步时变特性以及难估计等问题,建立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双卡尔曼滤波方法实施动力电池容量和荷电状态的联合在线估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良好的鲁棒性,SOC和容量估计误差在2%以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影响力,引导我国学者的论文发表模式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方向转变,于2007年首次开展“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评定工作。评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文献计量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包括: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获得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数在学科中所处的位置),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考察论文发表当年的被引次数),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情况),论文的文献类型(只计Article和Review类型),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考察Article和Review国际平均引文数)。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产生自2014年表现不俗的论文(共91389篇),是从2014年SCI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的,分布于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化工、电子通讯、临床医学等24个学科领域,作者分属于81个学术机构,其中涉及高等院校45所。
本次获奖是我校教师在2013年首次获奖后第三次获得此项殊荣,标志着学校的高水平论文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