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研讨会顺利举行

  2017年12月16日至12月17日,我校宇航学院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研讨会在深圳举行。12月16日上午,颁奖典礼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临时校址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周哲玮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教授、Acta Astronautica期刊主编、加拿大瑞尔森大学陈正兴教授、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空间工程总体部袁伟副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北斗专项总师助理郭树人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士、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期刊部副主任刘俊丽女士、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学会部主管郭亮先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扬研究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罗亚中教授、华体会体育宇航学院乔栋教授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靳瑾副教授、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空间工程总体部科研处张永军副处长,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航天科工集团一院、航天科工集团五院等多家单位的18支代表队的指导老师和队员们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华体会体育宇航学院张景瑞教授作为第九届竞赛组委会主席对大赛开展和组织情况作了介绍。她指出,在本届竞赛的命题阶段,组委会结合我国轨道理论创新前沿和重大工程需求,历时4个月,最终确立了甲乙组两个题目。其中,甲组题目以监测进而掌握地球静止轨道资源为大背景,聚焦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波束监测集群轨道设计任务;乙组题目以利用低轨卫星进行导航增强为大背景,聚焦于局部导航增强的星座设计与部署任务。2017年8月18日,竞赛报名正式开放。在报名阶段,共有52支队伍报名参赛,不仅涵盖了我国各大航空航天强校和国家重点研究单位,还包括欧空局(ESA)等三支外国队伍。正式比赛于2017年9月1日开始,在10月15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共有21支队伍提交了结果。经组委会检验,确定了18个有效设计结果,并评选出了甲、乙组各类奖项。相比前八届赛事,本届竞赛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微信公众号形式发布通知和排名榜,有利于信息的转发传播;第一次采用打榜模式,使用昵称匿名参赛,并每天更新排名榜,让比赛体验更加神秘和刺激;第一次将验证程序智能化到一键验证的程度,减少了迭代过程的反复与繁琐;第一次在竞赛结束24小时内就给出了最终排名结果;第一次将竞赛题目翻译成英文向国际发布,并引起ESA等国际同行的热切关注;第一次在赛后将获奖团队的文章推荐到航天领域顶级期刊Acta Astronautica。

  在嘉宾致辞环节,中国力学学会周哲玮副理事长指出空间轨道设计融入了数学、控制、计算机、优化、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内容,参赛团队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挑战和乐趣。他还高度赞扬了竞赛启迪新思想的机制,并指出第九届竞赛加强海外宣传并引入海外参赛队伍的举措,走在了中国自主举办比赛国际化的前端,影响深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赵平校长代表协办方对所有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以八十年代北航发起的“挑战杯”为例,强调了高水平科技竞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助推作用,希望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在将来为我国航天事业持续输送精英人才和中坚力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的袁伟副主任指出,本届竞赛的成果可以为我国的空间站货物返回舱项目提供部分技术支持,但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约束加深研究。希望以后的轨道竞赛都能与我国重大工程需求相结合。

  颁奖环节在激昂的音乐中进行,获奖队伍按照追求卓越奖、优胜奖、季军、亚军、冠军的顺序依次上台领奖。获奖队伍代表意气风发,展现了年轻一代航天专业研究生和轨道设计工作者的风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杨洪伟副研究员作为本届竞赛冠军团队的指导教师和下一届竞赛承办方代表登台发言,表达了将继续秉承轨道设计竞赛开拓新思想的宗旨不断努力,争取将竞赛推向新的高度的意愿。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沈红新博士作了题为“航天动力学研究的新时代特征和需求”的专题报告,报告中解析了精密定轨、轨道服务、轨道追逃、轨道机器人等方向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将人工智能同轨道设计任务相结合的具体展望,认为新形势下,轨道设计竞赛要继续针对国家需求和学科交叉前沿进行命题上的创新,激发高校和院所的创新潜力,助力我国航天事业。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在建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区沙盘,并合影留念。

  

  2017年12月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研讨会在深圳大与酒店召开。甲组题目的研讨会由华体会体育宇航学院的祁瑞老师主持,获奖团队围绕卫星编队交会监测目标并保持编队构型这一多变量复合优化问题介绍了各自的创新方法和实践成果,并针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升指标的想法和参会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乙组题目的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的张晨博士主持,获奖团队围绕整个星座的设计、部署和提供服务三个环节的设计和优化思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自身的亮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和参会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在甲组研讨会的末尾,Acta Astronautica主编、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的陈正兴教授做了题为“63的卓越传承与贡献-Acta Astronautica”的专题报告,介绍了Acta Astronautica创刊以来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扬研究员做了“《航天动力学(英文)创刊与出版进展》”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Astrodynamics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两位主编都表达了邀请获奖队伍将其参与竞赛的创新思路和成果写成文章并向期刊投稿的意向,同时就学术论文写作投稿的关键问题与参会者进行了互动。最后,张景瑞教授代表组会委进行了闭幕致辞,总结了本届竞赛的亮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并对下一届竞赛的举办提出了期望。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颁奖暨研讨会在与会人员的掌声中顺利闭幕,为整个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去年参与竞赛获得冠军,今年承办这项我国轨道设计领域最权威的赛事,不仅锻炼了我校轨道设计领域的科研人才队伍、向同领域的顶尖研究单位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的风采,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航天动力学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推进了我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这所新成立的中俄联合建设的施行精英教育的综合型大学,作为本届竞赛的协办方,被从事航天的各大高校院所熟知,有助于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

  附录: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排行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