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会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唐山活动纪实


  
  在每年的入校新生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家庭经济情况十分特殊的学生。华体会体育教育基金会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组织志愿者赴唐山开展“爱心助学”志愿服务活动,在河北地区提前调查、走访、发现贫困新生,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经济帮助,打消贫困新生在大学学习生活、奖助学金政策等方面的疑虑和困惑,为贫困新生按时入学、顺利申请各类助学金保驾护航。活动为期五天,包括:寻找资助贫困新生、奖助学金政策讲座、“走进康复村”志愿活动等多个环节。
 
 
 
爱心助学——助贫困生圆理工梦

  8月3日,实践团一行十人来到唐山开展助学活动,为寻找符合资助条件的2014级新生,实践团克服了时间紧、新生联系方式变动大、信息少等困难,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与地方高中对接、电话联系目标学生、实地走访贫困新生等途径在河北地区寻找受助人。在当地媒体和高中大力支持下,实践团确定王同学等四名新生为受助对象。
 
  实践团代表学校和教育基金会向受助同学赠送了装有学习、生活用品的“爱心礼盒”以及北京、河北的双人往返路费。此外,新生报道后可凭实名制的“爱心助学卡”在教育基金会报销“军训服装费”、“新生购书费”、“新生照相费”、“床上用品费”等多项费用,累计金额超过2000元每人次,为同学们开启大学生活提供了全面的物质帮助。此外,实践团成员在迎新当天服务新生办理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相关资助手续。
 
  受助学生吴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通过本次活动我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很受鼓舞,也很振奋。爱心礼包、爱心卡不仅是对我们这些贫困生在物质方面的帮助,更点燃了我们对大学的希望和憧憬。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也将牢记使命责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回报奉献社会和母校。”
 
 
学前座谈——带准新生览奖助学金

  8月5日上午,实践团给河北地区二十余名贫困新生带来关于学校奖助学金政策和评选标准的专题讲座。实践团团长吴岳骏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奖助学金评选体系和各学院的社会捐赠奖助学金设立情况,并围绕“助学金的申请方法和所需材料”、“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标准”、“人民奖学金等级划分及比例”等新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做了全面阐述。最后,吴岳骏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拿到奖助学金帮助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靠自己的拼搏完成大学之路,实现人生价值。
 
  当天下午,新生座谈交流会在唐山一中举行,来自河北各地的三十余名我校2014级新生参与活动。实践团团员尤龙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的校史校情,“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会后,实践团团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大学感悟和经验,让同学们对学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回报社会——携新同学访康复村

  8月6日上午,实践团携手十余名贫困新生来到唐山康复村看望村民们。唐山康复村1991年落成,1992年开始入住。康复村的居民都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致残的截瘫患者,现有居民25户共51人。这里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专为地震后致残的截瘫人员建造的无障碍住宅小区。走进康复村,同学们发现:康复村处处可见极富人性而颇为“神奇”的设计:宽达1米的房门、“隐藏”在墙内的卫生间、相对低矮的家具设施,这些无障碍设施的独特设计令人惊叹,更令人感动。
 
  走进村民的家,同学们感受到了这些经历过地震劫难的人的坚强。每一间近五十平米的房子里,都被收拾的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村民们还有自己的爱好:书法、收藏、音乐、体育。他们像正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受感动。同学们向居民赠送了书籍、食物等慰问品,给村民献上了精彩的慰问演出。这样心贴心,面对面的聊天、谈心,让康复村村民再次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本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唐山晚报、唐山劳动日报和唐山广播电视报记录并刊登了志愿活动的详细内容,其中唐山广播电视报更是用头版头条宣传华体会体育教育基金会暑期实践团的优秀事迹。多家媒体的跟进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受众群体和覆盖面。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基金会对贫困新生进行资助的一次全新探索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为我校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对我校基金会的了解,为今后更好地筹措经费,服务学校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