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谋篇布局“十三五” 集思广益绘蓝图
——2016年学校工作报告引发的思考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6-03-07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3月4日,在2016年学校工作会议上,胡海岩校长做了题为《精心谋划“十三五”规划,狠抓落实创一流大学》的工作报告,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崭新布局、奋发争创一流。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学校发展的闪亮印记,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经验教训,明确了未来五年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思路、举措,并对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告强调,面向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从发展中增强自信,在改革中真抓实干。
全体校领导,老领导代表,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知名学者代表,工会代表,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中层管理干部聆听了报告。报告引发热议,参会人员聚焦“双一流”、迎战“十三五”,结合本单位实际谈思路、亮举措,碰撞思维,集聚智慧。
学科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
“‘双一流’建设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机电学院院长焦清介:校长工作报告中谈到“十二五”期间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传统优势学科的贡献不可忽略,然而其发展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双一流”建设为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敲响警钟,也带来了新的春天。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领军人才是突破口,高水平研究成果是关键,培养高质量人才是目标,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汇聚全院上下之力,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开拓人才引进的新思路,找寻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引培结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统筹谋划学科长远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学院、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更要从发展中增强自信,改革中真抓实干”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栗苹: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机电学院作为传统优势学科为主、军工特色鲜明、国防使命重大的学院,更要在“十三五”期间从发展中增强自信,在改革中瞄准国际前沿,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工程科学问题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主动服务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领军人才,加强国际化建设;推动青年人才工作重心的转变,一方面在保持科研成果领先的基础上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思想政治领导作用,激发基层活力,凝心聚力抓落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在学科建设中须快速拓展国际化视野”
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左正兴: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首先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目前国内各著名大学在国际化方面的工作力度都很大。国内学科设置,尤其是我校的一些学科与国际上存在很大不同,体现在学科覆盖面、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而要达到国际一流,需要有可对比性和一定的接轨。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快国际化进程,应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大投入力度。
“不打开思路,就是死路一条”
自动化学院院长王军政:“十三五”开局之年,作为以传统学科方向为主的自动化学院,要树立发展上的危机意识,学校当前几位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在新的学科方向上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面向“十三五”,学院必须凝练好学科方向,“不打开思路,就是死路一条”,控制学科不能仅限于控制,既要在传统学科上寻求新的突破点,也要积极与其他学科交叉结合,发挥自身优势,产生新的科研增长点。学科建设不能依靠一两个教师,需要学院进行全盘谋划,有规划的集中力量来解决问题。
“注重学科特点与战略定位,抢抓新兴学科发展机遇”
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随着我国未来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以及互联网+等大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为代表的相关新兴学科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对传统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交叉支撑作用。学校迫切需要根据这些学科各自的特点、已有基础和优势,理顺学科间关系,做好顶层战略规划和布局设计,抢抓新兴学科发展机遇。
“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文祥:从现在大部分大学排行榜看,科研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排行偏化学化工类大学多,美国的大学排名对基础研究水平也尤为看重,基础研究对学校影响力显而易见。学校应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理科、自然科学等基础研究,这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突破
“树立‘领先’思想,人才队伍建设不进则退、慢进则衰”
机电学院教授冯长根:新时代中墨守陈规的传统发展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领军人才评价体系要求,80后、90后青年人才已经逐渐走向出类拔萃,随着国家科技的大跨越式发展,领军队伍建设一直走在前面的传统学科却面临着人才“老龄化”的严峻问题。“双一流”建设一要在可发展的空间基础上尽力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二要统筹协调人才队伍、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三要保持传统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创新梯队建设思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四要打破“按部就班”思想观念,树立“领先”的思想,不进则退、慢进则衰,要发展,必须要转变观念。
“不只要山峰,我们要整座大山”
自动化学院院长王军政:“十三五”开局之年,综合改革是学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摆在学院面前的重要发展机遇,抓住吃透“管理重心下移”等综合改革的重要思路,设计体制机制。这其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学院不仅要培养出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作为“山峰”,更要构筑一座 “大山”——优秀人才的“带头”群体。这就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做好定位,有效支持,建设好梯队,使他们在不同的工作方向上成为骨干,带领学院可持续发展。我们常用三个“留人”来谈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三者的顺序要摆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首先要保障好待遇,帮助他们的事业能够顺利起步,才能在北理工形成自己的事业积累,是第二个“留人”的基础,在北理工有了成长发展,自然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实现最高层次的“感情留人”。
“引进人才的举措要‘有力’,具有前瞻性”
化学学院院长胡长文: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引进人才是重中之重。在政策制定上,既要符合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学科优势、校区特色、地缘特点,又要人性化设计使其兼具较强吸引力,在顶层设计上还要有前瞻性、优于超前于其他学校,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人才引进事关学校发展建设,需要举措为先,落实到位。同时,引进人才工作可以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给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学校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效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一线教授、知名学者同样要对引进人才贡献力量”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文祥:学校队伍建设工作除了相关职能部处责无旁贷外,还要广泛动员、全员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做。在学院层面,从领导班子到教师都应该有为学校引进人才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一线教授、知名学者更应该冲锋在前,他们是学术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大,是对人才能表达、能评价、能包容的关键群体。为了做好相关工作,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
“未来五年,专任教师引进工作非常重要”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文祥:从学校远景规划看,学校要大力“扩大教师规模”,增强办学实力。近1000人的专任教师要在未来五年内引进完成,规模体量不可小觑,如果将1000名优秀教师引进得好、培养得好,学校的办学水平将大大提升。因此,学校在做这项重要工作的时候除了定位准确、观点一致、政策可行外,关键是如何把好关、选好人、进好人,保证水平,发挥作用。
“冲击‘双一流’,关键是人才”
管理学院院长魏一鸣:冲击“双一流”,实现北理工梦,除了需要一系列保障条件外,关键是人,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校院两级都需要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提高效率,优化程序,着力引进各类人才。既要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还要瞄准“准”院士、“准”长江,特别是青年人才,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冲击‘双一流’,关键靠落实”。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是冲击“双一流”的手段、路径,目前,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要把管理重心、服务重心下移等理念落地落细,提升学院办学自主权。落在实处,干在实处,学校“双一流”建设必将取得突破。
创新人才培养——育人为本
“把‘育人为本’作为原动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创新”
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左正兴:“十三五”规划和校长报告都进一步强调了“育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大学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建设“双一流”并形成学校长久特有的底蕴,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是第一要务,围绕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将“育人为本”深入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而不仅仅当作一个口号。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培养方案与教学资源管理、创新实践条件与后勤设施建设、学区配置与学籍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都应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律为出发点,不能本末倒置。
“将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光电学院院长薛唯:光电学院作为具有一定办学传统的“老学院”,始终重视人才培养,从马士修教授到周立伟院士,“创新”二字融入学院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基础牢固,团队精神,拓宽视野,勇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面对新时期、新局面,创新仍然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并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面向"十三五",学院将深化光电教学实验中心及光电创新实践基地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创新创业,形成新的培养内涵;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培育建设创新团队中的积极作用,瞄准学科前沿方向,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做好学科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教学、学生工作、国际化三管齐下,成体系培养各层次创新人才”
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院长龙腾: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重要的任务使命,信息与电子学院在综合改革方案中,就是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主要方向,不断深化、细化改革举措,力争培养本硕博各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措施包括: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压缩课堂学时数,避免因人设课;把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品质;加强学生国际交流,包括本科交流学生、硕士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设置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成体系培养各层次创新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关联贯通、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
机电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杨瑞伟:“十三五”开局,综合改革的扎实推进,于学院而言更应该真抓实干解决根本问题。校长报告中指出了全面推动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进程,学院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统筹布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本科生教学计划,做好顶层设计,更加严肃、规范、科学地制定有效机制,打造关联贯通、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
“将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光电学院院长薛唯:光电学院作为具有一定办学传统的“老学院”,始终重视人才培养,从马士修教授到周立伟院士,“创新”二字融入学院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基础牢固,团队精神,拓宽视野,勇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面对新时期、新局面,创新仍然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并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面向"十三五",学院将深化光电教学实验中心及光电创新实践基地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创新创业,形成新的培养内涵;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培育建设创新团队中的积极作用,瞄准学科前沿方向,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做好学科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学术为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光电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邹锐:加强课堂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坚持“育人为本、学术为基”价值追求的根本要求。一流的教学要有一流的任课教师队伍,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提高教授本科任课率;加强教学督导,推行助教和课程AB角制度,加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举措;完善课程的科学设置,注重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的衔接;加强和落实精品教材建设规划,推进教学国际化,因地制宜采用最新的外文教材和慕课。
迎战“十三五”——实干促改革、实干促发展
“抓好综合改革资源配置试点改革”
宇航学院院长胡更开:作为资源配置改革试点学院,宇航学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速推进学院的整体搬迁。新建学院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是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要牢牢抓好,在宇航实验楼的分配中,建立良好的资源分配制度,推进用房资源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利用效率,保障引进人才等教学科研用房。
“‘怎么办’要聚焦细节”
自动化学院院长王军政:抓落实,就是一个“怎么办”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抓好细节,这关系到大政策是否能够顺畅的落实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而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圆满解决,整合起来就是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怎么办”必须要聚焦细节。
“坚定办学自信,文化凝聚师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娄秀红:全校师生应深刻领悟“三个自信”,加强对学校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人文学院将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坚定办学自信,以特色学院文化凝聚师生,深化学院文化内涵,真抓实干,提升学院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
“减少‘38公里’消耗,保障教师教学精力”
教务处副处长曹峰梅:“十三五”期间,学校定位将大力发展良乡校区,办学主体向良乡校区转移,要有节奏,教学科研平台、资源配套应先行,减少“38公里”的时间消耗,把多校区办学的问题处理好,为教学科研提供好的保障,让教师投入足够精力教学。
“抬头看路勤思考、脚踏实地做工作”
学校办公室关宏:作为学校机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牢牢抓住“拓宽视野”与“脚踏实地”这两点,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仅要有全局观念,站在全局来理解自己的工作,提高认识,增强对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也要脚踏实地,用扎实的工作服务师生,服务全局。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水平,要抬头看路勤思考、脚踏实地做工作,凝心聚力实现学校的大发展。
(材料来源:学校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