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情民生 践行科学发展——2009年管理与经济学院赴云南烟草行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供稿:管理与经济学院赴云南暑期社会实践团 吴铃琳    摄影:何旭    编辑:王倩倩

  2009年8月5日,辗转40几个小时,管理与经济学院赴云南烟草行业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一行七人抵达了春城——昆明,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率先抵达了国家级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单位,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烟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烘烤服务社,烟草种植、烘烤是烟草产业的上游的工序,我们的社会实践也将从这里开始。
 
 
云南省楚雄市境内的基本烟田保护区
  在海拔接近2000m的烟田示范区,我们还在诧异为什么身后的部分土地明明写着基本烟田保护区出现的却是玉米,后来了解到,为了保证烟叶的质量,烟田实行七年轮作,也就是说每隔七年会种植一次玉米,不到15%的概率竟然让我们有幸遇上。
 
 
我们在浩瀚的烟田中——这么大片大片的烟叶最后变成了一根根卷烟,好奇之心油然而生
  八月下旬是烟叶大丰收的季节,下图为当地的烟民把自己成熟的送到烟叶送到种植合作社,烟草业作为一个涉及农业、工业的综合性产业,也实实在在地给烟农创造了财富,这也刚好印证了“一切以烟农利益为上”。
 
 
忙碌的烟农
  法邑烟叶烘烤服务社建有烤房1群100座,占地16亩,烤房属于气流下降卧式密集烤房,受益面积2300亩,受益农户达209户。烟草烘烤的过程是复杂繁琐的,首先要从烟田采取烟叶,在烘烤服务社编烟(分户分杆标识)进而装炉烘烤,出炉之后根据烟叶的质量进行分级。下图是我们社会实践团成员在负责人的讲解下认识烘烤这一过程。
 
 
认真听取负责人的详细介绍
 
 
法邑现代烟草农业区生产流程图

 
我们实践娱乐两不误
  接下来,我们又去参观了烟草的培育基地,该专业化育苗合作社有育苗大棚43个,育苗面积达7998平方米,可供大田移栽面积4485亩,是楚雄州二十九号集约化育苗基地。烟草的培育主要是在四月份,由于烟草一年一作,所以在我们到来的时候培育基地里面只有这些硬件设施。当然这些设施的先进程度也让我们十分惊讶,全自动灌溉施肥、信息化管理、时时观测育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先进程度可见一斑。
 
 
现代化的智能育苗大棚


 
 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匆匆地,我们走过了烟草工业的上游产业。在育苗基地,我们看见了信息化的培育系统;在烟田,我们看见了卷烟最最原始的模样;在烘烤服务社,我们看见了烟草从一种植物到一种原料的质变。我们与烟草的初次接触,不仅改变了对烟草最简单的一支烟的认识,上升到凝结了人们汗水和无数技术投入的阶段,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产业背后最质朴的贡献,一切以烟农利益为上,烟草带来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一支烟的定义。

(审核: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