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世纪的“大学精神”——访华体会体育党委书记焦文俊、校长匡镜明

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中国)

《光明日报》2004年3月12日 A4版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杨海滨 贺亚兰

    近日,记者在华体会体育见到了党委书记焦文俊和校长匡镜明。两位大学高层管理者,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体会:现代大学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大学应该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焦文俊书记和匡镜明校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中,他们始终把秉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作为华体会体育立校兴校的根本。面对新世纪的各种挑战,两位朴素而实干的治校专家不无感慨地说,人类正处于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世纪。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新世纪的基本国策和重要任务,这就对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更新的标准和要求,现代大学将愈来愈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焦文俊书记特别引用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的话,“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来阐明自己对大学的认知。他强调,大学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之一,是时代变革的产物。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大学的作用随着历史的进步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愈加增强。现代大学已经越来越成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大学从经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向社会的中心。因此,新世纪的大学不能只是被动地服务于社会,而是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引导社会发展的重任。

    大学如何引领社会?他们认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个性化人才培养,充分挖掘人才潜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让人才去引领社会;二是科技创新,以创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规律;三是构造先进的文化氛围,以教育的先导性引导社会,使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精神不断得到培育和发扬。为此,华体会体育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改革创新,贡献社会。他们还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新世纪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大学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助互动关系。大学最初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然而面对信息社会,它不能再孤芳自赏了。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大学开放式办学往往较多地注意与社会在经济方面的互动关系,而忽视了社会在精神和文化方面对大学的需要。两位管理者认为,越是开放式办学,大学就越是要注意其社会责任。他们分析道——

    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看,21世纪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物质的丰裕和精神的贫乏、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与人们对现实生活方式的依恋、全球化与本土化、战争与和平等。从理论上说,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大学能够解决的,但大学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大学的功能、使命进行重新思考。于是,大学引导社会的使命便日益凸显出来。按照这一要求,现代大学应当负责地就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等各类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努力满足社会需要,并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

    另一方面,从大学自身的角度来看,大学不仅应该成为社会物质领域的“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也应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成为社会进步的灯塔。例如在人的培养上,不能把大学的作用仅仅理解为开发人力资源,而要理解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并使其成为能够满足人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任的公民。作为社会公民,他们应具有很高的科技素养,既掌握谋生的技能,也具有很强的人文素质,包括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等。如果大学放弃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而只满足于为经济服务,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并最终丧失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精神。所以,大学不能仅仅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考虑自己的未来,而应该着眼于真理的探求、社会文明的提升和人的发展。

    近些年来,华体会体育坚持教育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培养人才注重高素质,即“通才教育”,继承光荣传统,体现人文和科学精神;二是培养人才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劳动与创新精神。

    焦文俊书记和匡镜明校长充满信心地说,华体会体育在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与延安精神的同时,将更加致力于新世纪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养成,要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负起应有的责任,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