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工程院董海山院士来我校作报告

供稿、摄影:化工与环境学院 莫凡洋  编辑:段 炼

    2005年9月24日上午,应华体会体育化工与环境学院院长周智明教授邀请,中国工程院董海山院士回到母校,在中教一层报告厅作了题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国核工业发展之路”的特邀报告。

    首先,化工与环境学院院长周智明教授致欢迎辞。报告会由赵长禄副校长主持。他首先代表学校领导对董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说,作为科研工作者,董院士长期工作在含能材料研发的第一线,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奖励,并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董海山院士60年代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塑料粘性炸药,70年代领导研究成功低感度高能炸药等产品,在两弹型号上都得到了应用。董院士曾先后获众多国家、部委级奖项。作为校友,董海山院士是我校51级化工系学生,后赴前苏联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903所工作,是903所学科带头人,兵工学会火炸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含能材料”杂志社荣誉主编。董院士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会上,董院士为我们回顾了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原子弹的爆炸震撼了海内外,壮丽的蘑菇云仿佛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让海内外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作为参与研发两弹的工程专家,董院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许多当时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老一辈无产阶级科学家,谢绝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以无限的爱国情怀,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内地,在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最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无私的奉献主义精神、最可贵的科学主义精神!

     会上院分党委书记房建国老师代表学院向董海山院士敬送礼物。

    会后,董院士与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鼓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国家需要为己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在新世纪的腾飞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