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六院学子敲开剑桥和牛津的大门

供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摄影/编辑:斯君

    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级本科生吴姝(左) 和张然同学分别成功地敲开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门,即将奔赴异国他乡继续深造学习,为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而奋斗。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即将毕业的2003级129名本科生中,已有64名同学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其中48名同学考取国内研究生,16名同学出国留学。前往海外名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学习的吴姝同学和张然同学就是这些优秀学子中的突出代表。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应该说是学院全体教师潜心育人的丰硕成果。

吴姝感言

    提笔思量,实在不知如何开始。我是带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的。作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这是我在北理工最后的从文。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我对这四年的经历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者。我曾经在高考数学中取得不及格的分数,也曾在面对众多物理实验和化工原理实验的数据时不知所措,更曾经因为长时间无法跟人沟通而痛苦万分。我清醒地知道,我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我从不因此而否定自己,至少不会否定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特天赋。在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反思,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被我搞砸了。我也会思索,走什么样子的路最适合自己,最能让自己在付出的时候无怨,收获的时候无悔。我能够细心发掘身边人的各种优点和天赋,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果我发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我会尝试着改变。广而言之,每一个改变都是从我们自身开始的。或许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心态,充满自信地去做好每一个细节,我个人认为,奇迹将不再会是个神话。
    在这四年当中,我做出了不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我喜欢文字和图片,所以我选择出版学院院报,以及创办学院文学社。这是我在北理工最为有意义的经历。我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真切地体会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有多么快乐。此后,当我做决定的时候,我一定会考虑兴趣。我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我喜欢新鲜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而现在我的确获得了一个去剑桥深造的机会,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凝聚着我四年的努力,也要感谢栽培我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感谢给予我各种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感谢大家给我一个分享的机会。
    离别之际,感慨万分。山穷水尽非无路,路永远在脚下。

                     

张然感言

    曾经有人问我:“你认为牛津大学看重了你哪点呢?或者说,你认为申请成功的砝码是什么呢?”我被问得一愣,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自己也曾经充满期待与好奇地问过别人同样的问题,现在轮到自己了,却从未想过。
    确实,能申到牛津是意料之外的事,因为周围没有这样的先例,在真正申请之前,也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当时,只想着一定要去英国(这源于对利物浦足球的挚爱,以及对那个自认为有点怪异的岛国的好奇),至于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了。这可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明白了人永远都不应该对事情的结果有什么奢求,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做好它,并享受这其中的过程。一直都认为当一个人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最幸福的,因为这时候人的意志与感情一致,而当两者相悖时最痛苦,比如说失恋,你的感情仍沿着它之前的方向前行,而你的意志却硬要把它拉向另一个方向。专注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干一件事情不开心,往往是因为我们无法专注地干。那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专注地做事呢?当我们明白了,事情的结果永远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我们唯一能掌握的东西仅仅是过程。生命的历程正是自己主演的“过程”中,偶尔被点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过程”永远是主旋律,当你放弃了对“过程”的追求时,你也便放弃了人生的这场戏。我想说的是,对于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努力、专注地去做,并学会享受其过程,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那结果呢?结果悄悄地冲着你微笑,然后,慢慢地向你走来。
    曾经还有一次被问到是如何准备出国的,我总结了一下,好像这四年全是在为出国而准备的。随之就有人对此很是不屑,觉得这四年活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我觉得追逐梦想是如此单纯地快乐着。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能够走自己想走的路,我认为这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每条路其实都是正确的,这世上有60亿人,就有60亿条正确的路。但悲哀的是很多人总不想走自己的路,偏要走别人的路。我周围有一些朋友,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很美好的憧憬,而且我也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按照自己所憧憬的道路去走,可是出于胆怯,他们放弃了美好的理想,选择了大多数人所走的道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天赋,我们有能力也应该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去做我们想做的、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当然,我们肯定会遇到挫折,但这是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避免的,至少,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承受的挫折是值得承受的。拿出勇气与热情,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说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回答文章一开始的问题,我的砝码是什么?我想是我略带任性的执着吧。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