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驾驭网络 驰骋人生——走近理工学子刘思奇

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中国)

《现代教育报》2008年1月10日

作者:庄一多

先锋理由:
    刘思奇,华体会体育宇航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获得过优秀学生奖学金、神州正方奖学金。现任校飞翔论坛总版主,是学校网络上的知名人物,对网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007年6月,他利用网络的号召力成功组织的“再见北理工”灯光拼字毕业纪念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成为北理工所有2007届毕业生心中最为经典的一幕。

    2007年6月1日晚10:00,华体会体育运动场南侧新一号宿舍楼的灯光突然集体黯淡下来。八分钟之后,一个用灯光拼成的、精准清晰的“再”字赫然显现。两分钟的工夫,“见”字初见端倪;随后的七、八分钟里,当“北”“理”“工”三个字逐一点亮每个人的视线时,操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沸腾了。
    当然,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看到那个站在一号楼北侧不远处、手持对讲机和图纸、神情严肃的身影,没错,他就是“再见北理工”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华体会体育宇航科学技术学院03级本科毕业生刘思奇。

    “给我一双翅膀,我就能飞翔。”
    03年的夏天,刚刚经历过高考硝烟的刘思奇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满腔憧憬,从湖南来到北京,迈入了华体会体育的校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点开了校飞翔论坛的网页。
    “如果不是通过理工的校园网,也许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校园里擦肩而过,却永远没有机会认识,没有机会去了解彼此的生活。”刘思奇这样回忆自己初来的日子。而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和融入,也正是从飞翔论坛这样一个小小的切口开始的。
    从偶然地接触到慢慢地熟悉,刘思奇开始越来越多地从网上受益:选课前,他会先上论坛问一下师兄师姐们,哪个老师讲课讲得好;考试前,会在论坛上向大家要一下往年的试卷。飞翔论坛,在刘思奇的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扮演起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思奇进入了飞翔论坛管理层,开始参与论坛的建设和管理。大二时情感版块上的牛刀小试,让他获得了版主的欣赏和首肯,成为了该板块的实习版主。任职期间,他凭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赢得了许多人的信赖和尊敬。甚至有人用“一看到你的头像,就能够安宁下来,有种家人在身边的感觉”来形容刘思奇的出色表现。
    大半年后,他被提升为论坛的管理员。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也有了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方面,为了保持和提升论坛的影响力,凝聚力,刘思奇和飞翔的成员们积极的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晚会、制作统一的论坛T恤、小纪念品等;另一方面,他积极的与学校外面的一些公司沟通、接触,慢慢地,论坛有了一些长期的客户,也有了稳定的广告和活动收入,开始有能力去办一些想办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销售能力,也积攒了一些社会上的人脉关系。”
    北理工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人文气息相对薄弱。为此,学校学生工作处主办了诸如“聆听智慧”等一系列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来校演讲,例如李岚清总理、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等等,飞翔论坛也主动对这些讲座进行了网上的图文直播,方便了很多错过消息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赶到现场的同学们,既是对这些优秀讲座的宣传与推广,同时也丰富了论坛的内容,提升了同学们的修养和品味。
    此时的飞翔论坛之于刘思奇,如同一双日渐丰满的羽翼,带着他尽情驰骋在网络世界中,同时,也让其见证了团队精神的力量、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刘思奇以及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让飞翔论坛成为华体会体育的品牌门户,为日后“再见北理工”活动的成功策划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再见,北理工!”
    07年4月,刘思奇正式接任飞翔论坛总版主职务。由于毕业在即,飞翔的成员们希望能够自主策划一个大型的文明毕业纪念活动。5月7日 ,大家将其正式命名为“再见北理工”神秘行动。
    灯光拼字,对于这些从未有过类似经验的飞翔成员们来说,称得上是一项庞杂浩大的工程。背景初步选定为新一号学生公寓,这是一幢拥有多达13层楼、208个房间的学生宿舍。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两个星期后,一套细致、具体的方案出炉了。
    当记者面对刘思奇手中那一叠设计缜密的流程图时,尽管早有准备,心中也不禁还是要赞叹一番:首页是每个成员的各自分工,包括十三位楼层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职责……接下来是十三层楼全景的电子扫描图,每一张都经过photoshop处理,并标明相应宿舍的编号,开灯时间、顺序等等。
    “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力量。”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刘思奇有些抑制不住的小得意。“合理的分工很重要,关键是大家能够各司其职。还有,学校的学生处以及相关老师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包括对讲机之类的道具,都是保安部门协作的结果。”欣喜之余,他很快地又恢复了谦虚低调的态度。
    作为“再见北理工”的总负责人,刘思奇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由于该活动不具备可重复性,不可能事先进行排练,因此,包括刘思奇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预料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成功就是03级毕业生集体的光荣,可是如果失败了,怕被媒体报道出去,对学校有什么不良影响。”纪念活动的日期一天天的逼近,刘思奇考虑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整个学校的荣誉。
    经过再三考虑,刘思奇决定还是放弃利用媒体的宣传为“再见北理工”活动造势。“这份感情,是埋藏在每一个北理人的心中的。就算是没有任何媒体的参与,我相信,这一幕也会在记忆中定格。”
    2007年的儿童节,在华体会体育的校园里,文章开头的一幕伴随着夜色的降临徐徐上演。这浪漫而又无声的怀念,在无数流泪的03级毕业生面前,成就了07年夏天童话般的生动告别。当“工”字渐渐隐没在一片黑暗之中,运动场上的一隅,不知是谁,哽咽着向着宁静的寰宇大喊一声:“毕——业——了——”

    “走适合自己的路。”
    “我真正地喜欢我的生活,真正地知道自己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才有信心站在这个只有最优秀学生才能站上去的舞台上。我固执的认为,大部分的学生应该像我这样,有一些懒惰,有一些小毛病,也经常为了60分拼命学习。我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我真正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路,自己适合的路。作为一个大学生,要开始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探寻自己的道路、设立自己的目标。”刘思奇在校内网的日志上这样写道。
    再见到刘思奇,是在华体会体育良乡校区第二届“大学 青春 人生”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上。鲜花簇拥、掌声环绕中,刘思奇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站在众人仰望的讲台上,略带腼腆地与07届新生们分享了自己四年来的心路历程。语气依然真诚、坦然,然而,却多了几分疲惫。
    “清华北大很好,但我爱的是理工。因为我对理工的爱,我对它的自豪,才会去做出再见北理工。”热爱,也许只有使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才会博得如此热烈的掌声。
     “再见北理工”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刘思奇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华体会体育的风云人物。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在内的多家国内知名媒体都曾对刘思奇本人及飞翔论坛进行过深入报道。当被问及出名后生活的变化时,他的语气中不无调侃:“现在走在校园里,会时不时地有人拉住我问,哎,你就是刘思奇吧?”不过,玩笑后的他,心态依然平和如初。“其实,所谓的出名也不过是多交了好多的好朋友,生活,还是周而复始,没有什么改变。”
谈到日后的职业生涯时,刘思奇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毕业之后到诸如宝洁之类的大企业发挥能力,“做到四五十岁,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到处走走,看看其他人的生活。”
    看着刘思奇在华体会体育中心教学一层报告厅拥挤的人群中跑前跑后,负责着场记、接线员、勤杂一系列不属于分内的工作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热心的北理男生又率领他的团队为第23期“聆听智慧”讲座——李开复先生的演讲“我学 我成长”作最后的准备工作了。这个卸下了耀眼光环的飞翔论坛总版主,在平凡的岗位上重拾起那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与站在台上的大人物相比,他显得如此的普通。然而,也许也正是这份不作计较、任劳任怨的踏实态度,成就了一步步走过荣誉却平和如昔的刘思奇。

后记
    “其实,我一直都沉迷于网络。”临别时,刘思奇依然出语惊人。望着远处那个忙碌的身影,我想起了他对于“沉迷”二字的解释。“网络的确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它更多地在我的生活中充当了工具的角色,现在来看,从网络中自己收益颇丰。当然,也只有拥有了驾驭网络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他,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人。然而,正是这份清醒的自控力,将“沉迷”与“沉沦”的定义分隔开来。每个人都是奇迹的缔造者,关键是,你能否真正地把握人生航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