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为学生搭建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
华体会体育(中国):2008-06-11 阅读次数:
——记理学院工程力学教学团队教学改革
〖第731期 重要新闻〗
今年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00个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高校教学团队名单,我校理学院力学系梅凤翔教授牵头的工程力学教学团队榜上有名。
此时,距离我校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刚好十年。能够首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对于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们来说,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这既是对十年教改之路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十年教改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的最好认可,也为团队工作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以教材为切入点开始教学改革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教改工作开始于1996年学校进行的本科生教学的课群改革,学校将之列为校重点教改项目。工程力学是许多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不仅是力学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将高等数学知识较早地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课程,为有关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校而言,工程力学是全校三分之一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但相应地,工程力学的学习难度也比较大,曾有学生戏称该课程是学校“四大名补”之一。
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成为所有任课老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交流探讨中,大家一致认为原有教材存在不少弊端、体系也不够优化,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编写高质量教材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1997年,团队老师们积极投入教材编写,主动对工科力学课程进行整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老师们决定以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力学基础,突出工程应用,并能反映近、现代力学的某些发展,并将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反映在新体系的工程力学教材中。1999年5月,新教材以内部讲义的形式出版。
此后,新教材不断修正、完善,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该教材体系新颖,内容结构合理,叙述严谨、简洁,逻辑性强,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提高综合分析和处理力学问题的能力,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好评。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王琪认为“这是一套高水平的力学类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的精品教材,既涵盖了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内容,又反映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符合认识规律,具有启发性,给学生留有很好的思考空间。”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透彻地理解并掌握工程力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在不断丰富和提炼的基础上,又编写了《工程力学学习指导》,并于2003年正式出版,有学生幽默地说,这相当于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名高水平助教。
由于课程建设突出和教学效果优秀,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我校《工程力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个性化教学造就校园名师
有了好的教材只是一个好的开头,真正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力学工程教学团队来说,他们坚信“认真讲好每堂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认真钻研教学,使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例如:
团队领头人梅凤翔教授是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梅先生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独到理解,经常能讲出别人讲不出的东西。授课认真负责,讲课形式富于变化,思路清晰,语言精彩生动,给学生很大的启发及较多的思考空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学生听完梅先生的课经常萌发科学研究的冲动。
力学系主任水小平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校工程力学主讲教授。他非常热爱教学工作,对授课内容理解得很深,心得体会丰富,授课的知识体系组织合理,授课的逻辑思路清晰,授课时特别富有激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法恰当,课堂气氛调动得很好,特别能带动学生并富有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写小论文,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教学效果优异。
周际平教授是北京市优秀教师,校第二届T-more优秀教师一等奖获得者和校工程力学主讲教授。她利用知识坐标系将每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在课程的总体框架中定位,使学生不仅知道这次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还知道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知识坐标系,她在讲课中尽量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注意,动用已有经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与学生的呼应很好,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韩斌副教授是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初次接触工程课的新鲜、好奇心理,通过引入航空、航天、桥梁、车辆、机械等工程领域中或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尽量引入最新的、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古老课程所具有的无限生命力。她的课件做得很精致,授课极其认真负责,批改作业也很细心,经常主动约学生到教研室答疑,学生对她的评价很好。
廖力教授是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他在授课中注重观察、分析、综合、假设、归纳等研究方法的使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刘海燕副教授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多年形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和敬畏书本、老师的心态,转变学生“学”的观念,师生平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秦晓桐副教授信奉“如果能把深奥的理论用简洁、通俗的道理讲清楚——让不懂的人听明白——这才是好老师!”授课时除了讲授“应该这样”外,还注重强调“为什么这样”和“怎么才能这样”的阐述……白若阳副教授采用“工程背景→力学模型→数学模型→演绎推导→公式或结论→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马少鹏副教授基于学生自主实验的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应力分析》课程进行了大力度的教学改革,深受学生欢迎……
行之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磨合,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为团队教学工作的良性运作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严格的课程教学规范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教学管理模式,包括开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开课过程中的规范要求,期末考试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并作为范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制度化的集体备课方式。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学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以及讲授方法,学时分配等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教学结构。集体备课时还经常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传授经验,给予指导,各位任课教师轮流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既有统一的讲授目标,又有个性化的讲授风格,同时保证了工程力学所有教学班的教学水平基本一致,尤其对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帮助极大。
主讲教授负责制的授课评价制度。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在全校公共课体系中率先进行并坚持授课质量评价制度,采用主讲教授和聘请的督导专家随堂听课,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等方式,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及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对于存在严重教学质量问题的教师,主讲教授有提出警告、建议暂停授课等权力。严格的制度孕育了严谨的治学作风,全体教师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保持了很高的教学水平。青年教师在这种环境中受到耳濡目染,使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都得到了很大增强。
未来三年,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在进一步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团队的影响辐射能力等方面已经明确了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总之,团队将按照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做到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示范作用,以达到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的最终目的。
(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