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京工学子】代成果:军人情结,谱写美丽青春

——记04级毕业国防生代成果

   〖第735学生天地

    代成果,来自四川省自贡市,是我校04级地面武器与发射工程专业的国防生,在 “04级国防生毕业欢送会暨优秀国防生表彰会”上,获“总参优秀国防生”。如今,他已经告别生活和学习了四年的母校,奔赴绿色军营,去实现他儿时的梦想。有人说,大学是寻梦的地方,这句话对代成果来说再贴切不过。因为,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从他报考国防生那天起,他就立志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防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他选择了国防生,选择了部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代成果,一起回顾和分享他的大学生涯。
    一、理想在召唤,投身“国防生”
    代成果来自四川省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是工人,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从小所受的教育和父亲的榜样表率让他对警察和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从懂事起就对军人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向往,渴望着能够有一天穿上那绿色的军装,渴望拥有那一份属于男子汉的自信和刚毅。1998年抗洪救灾,当看到电视机画面中手挽手铸成“人堤”的人民子弟兵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他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了军人的价值: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为民,这就是军人!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面对种类繁多的专业和学校,他优异的成绩完全可以填报金融、法律这种常人眼中有着美好前景的专业。可是,他最终以高出录取分数线70多分的成绩,报考了华体会体育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国防生。2004年9月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四年国防生生涯。
    二、惜取少年时,奋斗在大学
    加入我校国防生这个大家庭,代成果感受到的是关爱与温暖,收获到的是能力与友谊。我校特殊的军工特色氛围感染着他,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深深明白,“携笔从戎”是对国防生的真实写照,要想真的实现理想,为国防建设做贡献,就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从一进大学他就明确了自己的重心所在,学习和锻炼能力为主,娱乐和社团活动为辅。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始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的摸索和追求中,他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掌握了学习节奏,很快能够做到独立自主的学习,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其他同学还在被大学课程搞得晕头转向时,他已经可以轻松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娱乐和学习时间了。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是标准一次比一次高,目标一次比一次远。
    他的座右铭是: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他正是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意义,不浪费生命,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中。大学的颓废不属于他,大学的懒散不属于他,在理想信念的支持和不断的努力下,他脱颖而出。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他三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一次被评为总参优秀国防生、一次被评为校优秀国防生,曾4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2次获得二等人民奖学金,学科优良率达84%,专业排名第二。他也因优异的成绩被报送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可谓硕果累累。
    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代成果还注意带动和帮助身边人的学习。身为区队长的他总是时刻关心和帮助着本区队的国防生,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组织各式各样的区队活动,把区队带得井井有条。由于代成果本人是党员,所以他有意识地将党建工作作为区队思想工作的重点。去年适逢“十七大”召开,以此为契机,他在区队中间开展了以学习“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截止毕业,他所在区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到了100% ,党员比例达到了区队人数的33.3%。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党员队伍发挥其先锋模范与战斗堡垒作用,区队工作才能高效有序的进行。
    为了给区队创建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平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督促学习不积极的同学完成作业和上自习,并在区队间开展传统的“党员在隔壁,助学零距离”学习互助活动。每学期期末,他会请专业前几名的同学分科包干,为全区队讲解课程重点和作业习题。通过这种形式,大家的复习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及格的人次与没有进行活动时相比有了明显的减少。这正是他辛勤努力的结果。
    三、寸草报三春,奔赴绿军帐 
    时光荏苒,已近毕业,代成果已从那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准军官。回首在母校的日子,他心中充满了感激,是这里让他学到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是这里让他获得了伟大的友谊,也是这里让他蓄满了力量,为了报国之志而腾飞,而不断超越自己。
    代成果的家乡是四川,今年的震灾对于他是个不小的打击。就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又是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赶赴救灾前线,为了抢救生命而和死神赛跑;又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在不遗余力地挽救着家乡人的生命。当他站在欢送会的主席台上演讲时,他的声音坚定了,他向前线的官兵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并表了决心:我愿意投身军营,在祖国和人民面临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我会以薪火相传的延安精神为指引,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辱使命,报效祖国!”
    大学四年,他成长了很多,是国家、社会还有学校为他创造如此优越的环境和条件,让他学习、成长、感悟,如今,是回报祖国和人民的时候了。他将带着儿时的梦想,带着北理工的延安精神,带着责任和使命奔赴军营,去创造,去实现,去圆梦。
(国防生记者 张智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