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社团巡礼】“乡琴”音乐俱乐部:放飞梦想 音乐启航
华体会体育(中国):2008-11-05 阅读次数:
——“乡琴”音乐俱乐部成长记录
〖第737期 学生天地〗
提到“乡琴”,相信咱们北理工学子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学校唯一的由学生自行创建的纯音乐社团,“乡琴”是北理工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共同家园。它的发展,不仅代表着北理工人对音乐的追求,也诠释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过去,初露锋芒
“乡琴”音乐俱乐部创建于1995年。在那个校园音乐刚刚起步的年代,大学里的校园歌手比比皆是,“乡琴”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从创立第一支乐队开始,“乡琴”便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个性道路。乐队以吉他为主要演奏乐器,以摇滚乐为主要曲风,由于顺应了当时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一创立便在北理工校园内刮起了一股音乐狂潮,听众反应强烈。
在“乡琴”成立的第一年中,乐队多次出现在学校和学院举办的晚会上,在给观众带来听觉享受的同时,也不断宣传着自己;精彩的演出让人们记住了这些热爱音乐,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年轻人。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着相同爱好的同龄人选择加入这个大家庭。一时间,很多相同性质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而“乡琴”也从一开始的一支乐队演变成一个由多支风格迥异的乐队组成的音乐俱乐部。
1996年,对于“乡琴”来说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11月,俱乐部在学校东操场举办了第一次专场演唱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俱乐部的很多乐队不仅亲自献唱,还邀请了很多兄弟院校的校园歌手。轻松自然,不拘一格的演奏风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之后几乎每一年,“乡琴”都会举办一次专场演奏会。1998年的“天籁”,1999年的“以明天的名义”以及之后的“民族魂”,都是“乡琴”奉献给全校师生的一次次音乐盛宴。在某种意义上,“乡琴”已经站在北理工音乐阵地的最前沿,成为代表音乐潮流的急先锋。
近年来,不断的历练让“乡琴”逐渐发展壮大,涌现出“有机玻璃”、“蓝火”、“C主义”等多支优秀的乐队,他们也尝试着开始走出校园,在酒吧、广场等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现在,风雨兼程
作为一个大学生社团,“乡琴”表达更多的还是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大部分乐队在演出时都会坚持演奏自己的原创歌曲,当然偶尔穿插一些翻唱的曲目,也会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发展,“乡琴”俱乐部逐渐向社团方向转变,成立了宣传、办公室、外联等多个部门。社团的成员以大一新生为主,只要你热爱音乐,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就可以加入进来与很多同龄人一起交流思想,分享喜悦。
为了使成员具备更强的音乐素质,社团每个学期都会举办吉他演奏的培训班,而且面向整个学校招收学员。培训班的成立一方面提高了学员的音乐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社团内部的交流协作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社团还会不定期地邀请国内的知名演奏家和吉他手来学校进行表演。有一部分学员在经过学习之后,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活跃于首都各大高校,成为“乡琴”的中坚力量。
在社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琴”也遇到了和其他社团相同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经费问题,由于社团举办的一些演唱会和邀请会都是不收取门票的,而一些音乐设备的使用和被邀请人的演出均非无偿,社团只能通过寻求外来赞助的方式来获取资金,这样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另外,俱乐部里几乎每一支乐队的日常排练都需要租用专业的录音室,加上摇滚乐对演出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笔不菲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乐队成员共同承担,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着,用青春和汗水铸造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殿堂。
其次,由于社团的内部管理较为松散,成员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大部分人是由于对音乐的喜爱和好奇而加入社团,刚开始时的热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除了乐队成员之外,真正能留到最后的人很少。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对音乐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整个“乡琴”来说,他们仍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未来,希望永远
2007年,新生入住良乡校区。对于“乡琴”来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大一的新生全部在良乡校区,与本部这边的联系减少了很多,“乡琴”之前所创建的音乐氛围和群众基础在新校区并不存在,需要一切从头开始;另一方面,由于音乐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良乡周边的音乐环境与中关村校区这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怎样更好地将“乡琴”发展下去是目前社团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乡琴”在良乡校区成立了一个分部,主要由大二学生进行管理,新的学年里又将注入一批新鲜血液。本部这边基本上是由各个乐队组成,以乐队自身的发展为主,同时也会兼顾整体,每年夏季的欢送毕业生演出依然是“乡琴”的主打节目。
未来,“乡琴”依然是北理工流行音乐社团的代表。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并不能阻挡一代代“乡琴”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寻。只要心中有梦,就不会畏惧任何险阻。
用歌声来点缀年轻的岁月,用琴声讲述成长的青春故事,用心灵创作属于自己的歌。“乡琴”这颗北理工校园的明珠,照亮了北理工人对音乐追求的道路,也必将会在校园的夜空中继续闪耀。
(校报学生记者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