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重拳管理科研经费“钱袋子”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建设,帮助广大教师、干部群体关注高等教育发展,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拓宽视野,引发思考,党委宣传部特开辟“学习园地”专栏,为教职工推荐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报道和理论思考。此次推荐刊载于《文汇报》的《重拳管理科研经费“钱袋子”》一文。
                                                                         ——党委宣传部


  图片说明(任萍):重拳管理科研经费“钱袋子” 科技部、财政部《方案》明确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依托专业机构具体管理


  科研经费“钱袋子”的打理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在即。《方案》明确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依托专业机构来具体管理。
  昨天,《方案》即将正式发布的消息引起沪上科研界高度关注和一片热议。不少学者认为,这份方案堪称“对症下药”,是对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贪”、“吞”、“挪”、“骗”等各种乱象的一次整治。
  就在本月中旬,科技部党组通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等7名大学教授存在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目前,李宁已被依法批捕。

  
  科研项目“一女多嫁”,浪费大量财政经费

  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大国,科研投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据新华社援引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
  另有统计显示,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年均增长22.73%,7年累计2.4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4.37%。
  一边是“钱袋子”越来越鼓,另一边却是科研界内人士对于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诟病声日渐响亮。
  尤其是科研经费在使用中暴露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一些学者争抢课题、项目,目的不是为了开展研究,而是通过课题“致富”。中国科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谈及此次《方案》出台的背景,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说,目前的科技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先后设立的,解了燃眉之急,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不同计划之间缺乏统筹设计、通盘考虑,科研经费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引发项目重复申报等问题。
  “在部门多头管理下,不少科研项目出现'一女二嫁'甚至'一女多嫁'的局面。”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干春晖介绍,拿同一个课题项目多头申报,获得国家多个部委的经费支持,这一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打比方说,某高校A课题项目先到科技部申请经费,获1亿元的支持,产出100项专利成果;同期,这所高校又拿A项目向教育部申报,获得5000万经费。由于部委之间信息不对称,等A课题结题时,高校很容易在100个应跟科技部“交账”的专利成果中划拨出一部分向教育部“交账”。“不仅课题一女二嫁,连课题产出的成果也在一女二嫁。”他说,这无疑直接导致国家的大量科研经费被浪费。干春晖认为,即将出台的《方案》一大看点,就是明确今后在对具体科研项目的管理上,国家层面将“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如此一来,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有效抑制“重复投资”。
  据悉,即将发布的《方案》将明确,现有的、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

  
  优化科技计划布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沪上很多高校人士看来,《方案》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方案,将有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实际上,就在今年全国高校党政干部会议上,北京某著名高校校长直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合,甚至造成“同样的教授、同样的科研经费,在中国产出只有发达国家高校的1/4”的局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上去同一个科研项目在四处申请科研经费,但实际上每一个项目都没有给足够的经费。
  另据统计,科技部有2700亿元的科研经费,其中有1800亿元投入到了科研院所。这些科研经费中包括了人头费、科研院所的运营经费,简而言之,并非所有的经费都投入到了科研上。而在高校的科研课题中,最多也只有15%投入到人力资源上。
  某名牌高校一位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在英国的时候,科研经费有60%-70%可以投入到人力经费中,或者是请科研助理的费用,但是来到了国内以后,15%的科研经费根本请不起科研助理。回来以后才明白,为什么老师们抢着要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而一旦我们通过其它方式来支付科研助理或者学生进行研究时的劳务经费,则会冒着经费管理不规范的风险。”
  这些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上的弊病,《方案》也予以了回应。据了解,《方案》将优化整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建立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形成高效运转的治理体系。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也表示,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明确了各类计划的边界,解决了重复交叉、定位不清的问题,打破多头管理、科研人员四处跑项目的局面。同时,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整合,激活了存量,使有限的中央财政民口科研经费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突破制约发展“卡脖子”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相关链接 五类科技计划体系

  根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新定位和科技创新呈现出的新态势新特征,《方案》提出新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二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解决国际科技竞争中“卡脖子”问题。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的瓶颈问题。四是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方式,按照市场规律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五是基地和人才专项。加强科研条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支持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的科研工作。
  这五个方面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均纳入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