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上海交大改革强势来袭
华体会体育(中国):2014-12-31 供稿:文汇教育 姜澎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党委宣传部特在【学习园地】中开设“他山之石”栏目,搜集兄弟高校深化改革中探索、做法与经验,以供我校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思考和借鉴。此次推荐刊载于《文汇教育》的《上海交大改革强势来袭!重点是人事制度和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一文。
——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终于在新年到来的12月30日获国家批准。由此,上海交大成为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获批后,全国首家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获得通过的高校。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今年年初启动“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编制工作,以此带动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今年6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向教育部报送了综合改革方案。随后历经多次修改完善,终于获批。
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负责人今天向文汇报记者独家披露了综合改革方案的相关内容。他介绍,上海交大的综合改革以“坚持道路自信、注重制度激励、强化自律保障”为指导,坚持“使命引领、问题导向、内生驱动、协同突破”的思路,明确提出“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以部市协同为支撑的部属高校自主发展道路”。
按照改革方案,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将深入推进以综合预算为核心的院为实体改革,和以分类发展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化办学、资源配置改革,基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治理框架。
发掘部市协同的制度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内容包括“1+3+1+1”六大方面,即完善一项根本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深化三项关键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和科研体制的改革;拓展国际化办学优势;推进资源配置模式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说,“交大发展至今,原有的单项政策改革基本已完成,要在办学质量上有大的提升,必须进行综合改革。交大的综合改革方案既要体现国际视野,也要符合本国国情。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50条改革措施中,有10条与上海市密切相关,并得到了上海市政府支持,其中包括“积极探索教育部面向全国的政策规定与上海市率先改革的地方政策如何打通对接”等。
姜斯宪强调:“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级城市存在共生互动关系。一流大学必须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将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无疑为身处上海的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并赋予了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原有的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共商平台将进一步发挥共商部属高校部市共建事务的作用,将部属高校的发展纳入到上海市高等教育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中,共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关负责人称,通过这一共商平台,交大的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和能力建设等议题都将纳入协商范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民生课题,是上海交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交大将始终关注学科建设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三个经国家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动态调整学科和学位点设置
人才培养是上海交大综合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上海交大明确,将推广致远荣誉学位计划,并且动态调整学科和学位点设置。“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国家大量投入和政策支持,就是为了使部分高校能够培养出精英人才。”学校有关负责人称,一切的办学优势,都将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据悉,交大未来20%的学生将纳入致远荣誉计划,并且可以动态进退。同时,学校将根据学科发展的规律和需求自主动态调整学科和学位点,推进研究生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改革。
事实上,参与教育综合改革的各试点高校,都将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的改革措施中,有三分之一与人才培养相关。而上海交通大学的50条改革措施中,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条目数量也最多。
科研体制:将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纳入评价体系
长期困扰高校的科研体制评价将是交大改革的重点。在综合改革方案中,交大鼓励教师通过使命驱动、好奇心驱动、问题驱动,回应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
上海交大将重点改革科研评价机制,通过制度改革,让教授们有大量时间投入到业务上,并且将教授对社会的贡献纳入到考评标准中。上海交大有关负责人说,上海交大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像过去那样数论文、看影响因子、统计科研经费来评价科研水平的阶段。但长期以来,学者对于社会、行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影响和贡献,很难纳入传统的考评系统。因此交大将在2015年发起全校讨论,研究如何落实这一设想。
根据综合改革方案,学校还将改革成果转化和处置的方式。从1月1日开始,作为国务院首批20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将试点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所得收入全部由学校自主分配,更多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作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
人事制度:建立“荣誉长聘体系”,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同台竞技
上海交大将全面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人事制度体系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引育并举,为各类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是植根于本国的环境中,上海交通大学现代大学体系建设实践将以制度激励为核心,这是一种内生动力机制,通过制度规则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持续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在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会议上多次强调。
据介绍,在过去的近10年间,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引进了大量的海外优秀人才。但随着学校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一定体量,本土人才与海外引进人才“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诉求愈来愈强烈,各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各层次人才体系的衔接、多元化的学科发展所提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等等问题都逐步显现,对学校现有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国内部分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上海交大将通过综合改革进行探索,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未来交大还将建立“荣誉长聘体系”,以极大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但也会深刻触及传统的教师晋升、考核和薪酬体系。
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将会逐步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水区。
根据改革方案,交大将按照“两步走”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
第一步,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雏形,特别是长聘教轨转长聘教职的聘期评估制度;
第二步,再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师资队伍体系。
(资料来源:《文汇教育》微信平台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