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胡海岩:大学综合改革破题的思想基础

【编者按】当前高等学校面临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党委宣传部选编部分文章转载在【学习园地】中,以供我们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中思考和借鉴。此次推荐我校校长胡海岩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胡海岩:大学综合改革破题的思想基础》一文,与广大师生校友共享。
——党委宣传部

原文标题:胡海岩:大学综合改革破题的思想基础


 

。。当前的大学综合改革,除了改体制、改机制,还必须改思想、改观念。
 
  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转变的程度和速度将直接决定大学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彻底破除小农意识的思想桎梏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发展模式的形象描述和深刻反思。因此,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都从引入竞争机制开始起步。但随着改革逐步深入,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小农意识又开始登堂入室,导致了许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发展难题。面对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我国众多大学已启动和实施综合改革,急需寻找新的破题之策。
 
小农意识严重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决定了小农意识在全社会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头脑中的小农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并未涤荡干净。时至今日,它还普遍地存于现实社会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影响,极大地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015年,《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累死干部也扶不起典型”为哪般》的文章,讲述了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实施“包产到户”后的成就与困惑。 
 
。。历史上,小岗村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低,年景不好时村民便敲着“凤阳花鼓”外出乞讨。1978年,该村18户农民冒险摁下手印,分田到户单干!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小岗村第一年就越过温饱线,两年后则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模范样板,“包产到户”解决了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然而,单干的力量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生产力面前日渐微弱,小岗村步入“一年跨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的迷途,只能依靠政府拨款等维持样板村形象。
 
  2004年,安徽省委选派沈浩主政小岗村,力图整合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他引进大学毕业生,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教育和科普,动员村民集中土地、合并开发。遗憾的是,村民们走不出小农经济的桎梏,满足于温饱有余的生活,对协作生产心怀疑虑,致使沈浩倡导的合作农场始终未成气候。更可悲的是,沈浩在超负荷工作的拖累下心力憔悴、积劳成疾,带着满心的不舍、不甘和不解撒手人寰。
 
  在工业界,被小农意识影响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缺乏协作,大量项目的盲目上马、缺乏统筹,摊薄了很多行业的利润,到头来伤害企业本身,甚至打击了整个行业。
 
  例如,在汽车行业,全球几大巨头已进入合作共赢阶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已成为行业的主流。而在我国汽车行业,却呈现相反景象。几年前,上汽和南汽相互竞争并购英国罗孚,互抬价格,陷入“囚徒困境”。结果一家得到品牌和生产线,一家得到知识产权。这仿佛两个人竞购一双鞋,一个人得到了左脚的鞋,另一个人得到了右脚的鞋;而两个人不得不为自己买的一只鞋,去另配一只。结果两家公司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相互缠斗,经营惨淡。最终两家公司艰难地做出合并的决定。
 
小农意识严重阻碍着我国大学争创一流
 
  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著中这样定义小农意识:“指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变革,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方式的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并且指出:“小农意识是个体的,但却是普遍的,它作用于农民,影响于全社会。时至今日,其传统至今依然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的观念有所制约”。
 
  我国的改革起步于农村,萌芽于小岗村,经历了从效率低下的大锅饭时代,到改革后产能迸发的个体阶段,再到竞争加剧的优胜劣汰阶段,以及当前协作整合的艰难转型。我国大学的改革进程同样如此,也同样受到小农意识的困扰。
 
  首先,外部需求的增长刺激了我国大学的知识供给。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后,大学教师重新走上讲台、启动学术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促使大学经历了大规模扩招,人才培养任务量倍增。与此同时,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诸多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要求大学更多参与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面对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大学开始打破“大锅饭”,通过设置课时酬金、组织计划外教学、承接横向工程项目等方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增加了办学活力。
 
  其次,我国大学之间、大学内部通过加剧竞争满足知识供给。近二十年来,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对一批大学持续加大投入,地方政府也以不同形式向大学注入资源,大学同产业界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争取资源和社会评价的压力,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内部不得不强化“包产到户”的竞争机制。例如,各大学通行的考核体系,对教师个体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科研经费额、发表论文数划定下限,追求更高的产出效率。
 
  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小岗村的村民一样,教师单干的成效很快释放完毕。在世界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崭新要求面前,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已严重阻碍了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公众对我国大学育人质量和学术水平的质疑声一再响起。大学决策者、管理者也像沈浩一样产生着困惑:花费了很大心血,投入了很多资源,推行了很多激励政策,却总是收效甚微。许多举措往往在落实过程中遇到阻力,被困在同基层院系、干部和教师反反复复的“博弈游戏”当中。追根溯源,我们已经看到,改革的阻力来自小农意识。当前的大学综合改革,除了改体制、改机制,还必须改思想、改观念,否则难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破除小农意识是推进大学改革的关键一环
 
  在我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中,“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令人神往的温饱生活。自然而然,农村经济就脱离不了以户为单元、无规模经营,相对封闭、抱残守缺的状态。在当今我国一些大学中,“三学分的课、三个研究生、三十万元的横向课题经费”则成为不少教师颇为得意的工作状态,也令这些教师安于现状、止步不前。长此以往,对大学这个整体来说,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只能沦为空谈,正在谋划和推进的综合改革也必然举步维艰。
 
  从实践上看,大学综合改革正由于部分干部和教师的小农意识而面临挑战。例如,不思进取、小富即安,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又如,无利不为、少利少为,投入不足、工作消极;再如,擅长对别人评头论足,不会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小农意识的一些其他特征,像“缺乏协作、宗派亲族、固步自封”等,在大学的部分干部和教师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体现,有的甚至根深蒂固,给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例,近年来我国大学的资源投入、激励政策不可谓不多,成效却不是十分满意,原因还是出在思想观念上。大学的干部和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图强意识和社会责任,而不是把本职工作当作无利不为、少利少为的谋生手段。再以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例,不少大学一直难以克服近亲繁殖的惯性。虽然选留的本校毕业生当时是优秀的,在短期内也有助于学校保持学术特色,但从长期发展看,这势必引起学术上的退化,不利于博采众长和学科交叉,甚至阻碍创新和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大学的综合改革中,倘若不能首先克服和纠正这种封闭、排外的陈旧思想,学校的路将越走越窄,宏伟蓝图将无从实现。
 
  从理论上讲,可以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来理解转变思想观念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综合改革的关键作用。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学校既是知识的生产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育人、科研等工作产出效率的提升代表了其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内部生产关系的变化。学校的上层建筑(包括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等)也必须随之发生变革,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并不仅仅消极地反映和适应经济基础。相反,当积极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来、先进的体制机制完善建立起来,就会对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相互作用推动着一个组织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产出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在我国大学中,原有的小而散、不信任、不协作正与学术创新的新形态、新特质背道而驰。今后一个时期,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转变的程度和速度将直接决定大学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与体制机制的变革相比,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要慢许多。但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之间密切关联、相互制约,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来得以实现,而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思想观念来提供深层次的内生动力。因此,干部和教师对改革的自觉意识越强烈,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就越顺利,整体产出水平的提升就越有成效。
 
推进大学改革中摒弃小农意识的基本路径
 
  小农意识的种种局限性,与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更不适应。对于我国大学,尤其是国家和人民寄予厚望的重点大学而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彻底破除小农意识的思想桎梏是题中应有之义,做到这一点应当遵循以下的基本路径。
 
  一是保持办学的高度开放。小农意识所寄生的环境往往有一个显著特征:“活动范围狭小,社会交往局限于宗法血亲和地缘,缺乏广泛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交换。”当今我国大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科、学者“具有浓厚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圈子意识”。一方面,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盲目自大、孤芳自赏;另一方面,对“圈子”以外的人和事都持怀疑、排斥甚至敌视的态度。为了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通过激励机制和舆论引导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踏出国门、打开眼界,通过持续、稳定的坚持开放办学政策,让来自各方的先进思想、优秀文化、学术信息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不给小农意识提供滋长的环境。
 
  二是抓好学术团队的建设。小农意识所处的环境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特征:“生产的基本单位和组织为家庭,自给自足,缺乏广泛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联系。”学术团队是大学履行育人、研究等职能的基本单元,学术团队的建设应当避免“家族化”。在我国大学中,往往越是历史悠久、学术地位高的团队,其学术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就越严重,对团队创始人的“祖先崇拜”也导致团队成员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开拓的魄力。为了建设一流大学,既要培育具有战略眼光、德才兼备的团队带头人,未雨绸缪,做好梯队建设,保证团队后继有人;又要通过优化团队学缘结构,从组织构架、学术思维、研究习惯上打破陈旧格局,产生新的交叉融合,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杂交优势。
 
  三是培植优秀的大学文化。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是大学最关键和核心的价值,一流的大学文化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体现,而小农意识与之存在根本冲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敢于冒险和探索未知的崇高职业,而小农意识所形成的狭隘、偏执、不思进取、惧怕竞争等文化心理都与优秀的大学文化背道而驰。为了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坚决克服小农意识产生的各种惰性,引导师生不断思考前沿问题、重大问题,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谋划自己的发展;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等有益的文化元素,逐步清除滋生小农意识的文化土壤。
 
  四是注意方法的循序渐进。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小农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它在总体上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相抵触,但它也有独善其身等方面的积极要素。我们应该细心和耐心地使它融入现代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使它逐步改变,决不能采取粗暴的办法予以横扫。否则就是以小农意识来反对小农意识,以小农意识来改造小农意识,结果只会使小农意识对一流大学建设所起的消极作用更加膨胀。
 
  可见,大学综合改革破题之处就在于勇于自我革新的群体意识。大学的干部、教师必须先从理念上动刀子,在思想上拧成绳子,并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加以改进,综合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6年04月22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