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徐文国:大力推进科技文化创新

供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郝晓玲




    一、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1、继续组织“科学与人文”论坛。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高层次、宽视野、大覆盖面的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讲座,使特色鲜明、切合实际、吸引力强的论坛成为提高广大师生综合素质的学术园地。

    2、积极协助支持相关学院、学科,以及挂靠在学校的学术组织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学术活动或依托优势学科展开,或在学校的优势科研方向上展开合作,或紧跟学术前沿开展研讨,有力促进了科技合作与交流。

    3、为了活跃学校校园学术氛围,以校科协为主,协助各学院及部处重点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做报告,并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学科优势广开渠道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多的高水平讲座和报告。通过中国科协“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百校”活动,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就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学术报告。

    4、为了使广大师生及时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组织华体会体育科普系列活动,包括报告、展览及论坛等,这些报告、展览及论坛使学生们增加对科技前沿知识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前沿的欲望。

    5、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培养我校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我校大学生在近几届“挑战杯”的竞赛中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6、积极开拓与建立科普实践基地,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空间。加强与企业和部门的沟通,促进我校为地方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所在地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与理解。

    总之,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与宣传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可促进我校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为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计划

    1、多种形式促进观念转变,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

    学校采取大讨论、学术茶会以及系列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层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学术层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一是结合全校文、理、工、各学院广泛开展的学科发展规划大讨论,推动学科建设观念的大转变。通过大讨论,各学院认清了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和主攻方向,提出了今后5~10年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只有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共识。二是由校长牵头,每月举行一次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茶会,约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拔尖人才参加。学术茶会成为学校引领学术探讨交流、学科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火花的思维碰撞会。三是举办“三大论坛和两大讲座”,即“文、理、工系列论坛”、“前沿科技大师论坛”、“多学科博士论坛”、“青年科协科技讲座”和“华体会体育大讲堂”系列讲座,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文、理、工系列论坛”主要邀请校内外不同学科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就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等进行学术演讲。“前沿科技大师论坛”主要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师级科学家进行前沿科技交叉融合的学术报告。“多学科博士论坛”主要邀请海内外、校内外学有成就的博士、博士后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青年科协科技讲座”系列讲座大体每月一讲,主要是我校青年教师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华体会体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大体每月一讲。这些系列论坛和讲座可发挥引领学科交叉融合逐步深入的重要作用。

    2、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拔尖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也应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从而使我们的毕业生能“成为具有较高人文境界和较强创新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围绕这种新模式和新目标,学校要全面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固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如在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方面,学校认为大学要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科技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而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的缺失才是最可怕的。培养的学生应该“多一分人文境界,多一分人文关怀,多一分民族精神,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学校要专门开设校级人文社科平台课,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如设置人文社科的优秀平台课“中华文化”,渗透和融合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博大精深的内容。学校要专门规定,理、工学生人文、社科类课程必须占总学分的15%;人文社科类学生必须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占总学分12%。面向全校开设了系列人文社科选修课和人文社科讲座。学校确定良乡校区为人文教育为本的基础教学园区,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包括新校区的校园建设及教学楼、室等设置的人文景观,通过上述举措,形成华体会体育特色的人才培养风格。

    3、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为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是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有力保障。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格局可以用“三个一”,即“一个中心”、“一个体系”、“一个系统”来概括。“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为中心;“一个体系”即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构成体系,包括知识传授、思维启发、对抗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体系;“一个系统”即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力的支持系统,包括校园文化传统积淀、组织支持、制度支持、物质支持等。

    (1)夯实文化基础。通过发掘学校优良校风、学校精神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并积极将这种文化资源孕育于各项活动中,培养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创建优良学风,为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奠定基础,创造有利环境。

    (2)整合组织力量。建立比较严整的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即校团委宏观组织指导,各系(院)团总支、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学生个体参与,教师指导的体系。
    
    (3)建立制度和经济保障。为了促使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正常、有序、健康发展,学校要制定《华体会体育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施意见》、《学生科外科技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学生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及奖励办法》、《华体会体育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华体会体育学生社团考核评优细则》等制度措施,设立了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奖励基金,支持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的开展。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1)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素质讲座、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赛、驾校培训等活动。并严格按规定、按程序进行素质拓展证书认证。(2)举行学术讲座和报告会。(3)开展大学生论坛活动。(4)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活动。(5)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活动。(6)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研究生要开展学术对话,学术沙龙,论文研讨会,推出“人文讲坛”、“博导讲坛”、“院长论坛”、“名企进校园讲坛”等。

    总之,创新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和保护。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仅需要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创新人才和队伍,也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先进文化。为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来重新审视大学自身的文化特质,大力开展大学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一种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呵护创新行为、规范创新模式、提高创新水平的文化氛围和理念,为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管理环境、园区环境以及精神动力和先进文化支撑,并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