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师者】黄厚兵:交叉学科研究的“全能战士”
华体会体育(中国):2024-04-19 供稿:党委宣传部 郭广泽 摄影:胡喆熙、部分本人提供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
他以对物理学的热爱为基石,探索科研之路;他以矢志创新、科技报国为目标,深耕交叉学科领域;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为学生指引成长航向。他是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华体会体育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黄厚兵。
不渝追求 · 绘就成才之作
黄厚兵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之旅,始于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单一学科知识难以满足复杂现实问题的研究需要,只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实现科研的突破与创新。
“相场模拟方法可以描述不同材料间形成的相界面和微观组织相结构”,黄厚兵介绍,在他研究的相场模拟设计铁电材料领域中,材料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我们既要懂材料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会物理建模、编写代码程序,把自己打造成‘全能战士’”,只有综合应用不同学科,才能够理解不同微结构如何决定材料性能。
掌握多学科知识还只是成为全能型人才的第一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敢于不断挑战知识前沿、不断突破创新”。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黄厚兵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一次铁电薄膜材料研究实验中,黄厚兵团队观察到前一种所未有的畴结构,用材料学现有的理论无法做出合理解释,这一度令黄厚兵十分困惑。面对这一挑战,黄厚兵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团队成员不断地学习讨论,希望能够从其他学科中找到原因。
黄厚兵坚信:“不同学科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厚兵团队终于从数学纽结理论中找到了答案。他们发现,纽结理论中的“所罗门环”能够很好地解释新的畴结构。这个发现让团队成员兴奋不已,他们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在相关领域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黄厚兵在相场模拟设计铁电材料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针对电卡制冷熵变低的应用瓶颈,搭建了电致结晶相场模型;通过增加结晶度提升极化熵的设计思路,实现熵变的4倍提升;开发的模型源代码已在国际商业软件中得到应用;与国内实验团队在高水平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5篇论文。
砥砺求学 · 夯实成才之基
或许,黄厚兵与物理学之间,注定有着不解之缘。上初二时,物理老师在做光的散射实验时说,“光可以通过散射分界出七种颜色”。带着好奇,他按照老师的说法实验,真的看到了光的散射现象。此次小小的实验尝试,让黄厚兵首次领略到科学世界的瑰丽与奇妙。怀揣着这份浓厚的兴趣,黄厚兵在初中的首次物理测验中一举夺得最高分,这一成绩无疑令他欢欣鼓舞,更增加了他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正是这次经历,给他种下了一颗探索科学世界的种子,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黄厚兵对物理学的热爱与日俱增。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和物理紧密相关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从此踏上了长达十余年的科学探索之旅。
成才之路从来都是充满挑战。读博期间日复一日枯燥与乏味的数据分析、实验操作和文献查阅,一度让他对科研失去了兴趣,如同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不知前路何在,但他并未放弃,而是选择重新出发,努力寻找新的兴趣点。
在一次文献研读中,黄厚兵发现文献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并不尽如人意,在仔细思考后他尝试构建了一套新的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成功将实验现象解释得更清晰。
正是这次尝试让他重新燃起了兴趣之火,点亮了在迷雾中指引他继续前进的明灯。此后的学习中,黄厚兵向更广更深处探索,用基础研究的积淀、交叉融合的碰撞,在材料模拟计算的成才之路上,步履不停。他不断探索运用计算模拟方法解释铁电材料极化等现象的背后机理,为材料节能化使用、智能材料应用等工程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坚信,“只要保持对新知识的热爱,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加耀眼的成就。”
悉心从教 · 引领成才之路
在自己的成才道路上,黄厚兵充满热情,探索知识的边缘;在学生的成才路上,他提灯引路,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持续探索。
“渴望新知识并愿意探索付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内心都会非常开心。”黄厚兵对科研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们眼中,黄老师是具有科研浪漫主义精神的。2020级博士生许可谈道,当他面对科研困难时,“黄老师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总能为我指点迷津,引领我爬上科学高峰。”
“黄老师引导我找到了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2023届博士毕业生高荣贞说道,“我将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黄厚兵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独特才华和潜力,教育应该是启发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黄厚兵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善于将复杂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厚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收获感、激发他们继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他还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青年学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黄厚兵经常以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为切入点,与同学们踢一场足球赛,与大家交流谈心,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作为大学老师,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是我最重要的责任。”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黄厚兵仍在兴致盎然地和未知科学世界“交手”。“我是一名走在交叉学科道路上的研究者,我将一直探索、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