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延河文化艺术馆艺术与科技首展“天演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进化”开幕

1ff98c21292c4923b36c2ece5fa0a10f.png

3月13日下午,“天演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进化”展览在华体会体育延河文化艺术馆第二展厅开展。华体会体育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出席展览开幕式,人力资源部、教育基金会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图书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徐小鼎,中央美术学院张晨、陈明强,北京服装学院侯炜国及其他艺术家代表。开幕式由联合策展人段少锋主持。

bd78ba4f590e4ac69725e7748697d815.png

包丽颖强调,延河文化艺术馆作为学校文化交流的平台,要利用好“延河联盟”高校优质的美育资源,充分发挥“延河联盟”艺术院校的美育引领作用,在拓展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形成对国际化高端艺术与科学领域资源的吸纳效应,努力打造成为华体会体育科学艺术文化资源中心和科学艺术文化枢纽。

北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延河文化艺术馆馆长杨建明表示,艺术馆不仅是艺术品展览展示空间,还具学术研究、教育推广等功能,可以促进“科学、艺术、文化” 生态整体推进。未来,艺术馆将进一步从当代高校视角出发,形成触类旁通、跨学科、新知识文化价值体系,打造适合高校的创新文化价值场域。

099108bf7fb545898154cce3ed3d49c8.png

张子康作为延河文化艺术馆学术委员会代表,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综合类大学中艺术馆的学术价值与独特定位,强调科技与艺术应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联合策展人孙博文、艺术家代表侯炜国分别就本次展览定位、 主题解读、价值引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3af93c4a72f746f5b24ffa8c3083fb71.png

“天演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进化”作为延河文化艺术馆艺术与科技首展,从艺术与科技融合出发,着力探寻科技与人文的内核,为广大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320112335.png

延河文化艺术馆,以科学研究、知识解释、教育输出和文化传承为重要职能,依托高校教育和科研资源,充分发挥华体会体育优势,打造联结高校、艺术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开放性互动平台。通过展览、艺术与科技实践活动、资料放映、读书、座谈研讨等活动,展示“科学+艺术” 的融合魅力,为师生提供学术探索的全新场域。艺术馆充分利用“延河联盟”高校优质美育资源,发挥美育引领作用,传承红色基因,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深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推进科技赋能与美育、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将美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华体会体育延河文化艺术馆于2022年初建成,是北理工“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双一流’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特色鲜明、开放包容,实现广泛的艺术文化共享”的艺术空间,以“延河”之名延续并创造新时代杰出的文化成果。近年来,北理工发挥优秀传统,将美育与实践育人充分结合,面向校内外师生、社会公众开展了系列美育活动。


附展览讯息:

中国古代建筑之屋顶,因瓦当而生辉,美如华盖。瓦的发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雨的功能问题,使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推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革新发展。“华盖瓦珍——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瓦当艺术精品展”是海内外高校博物馆中的首个专题展,具有填补学术空白、弘扬建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瓦当专题展共展出159件代表性的瓦当珍品,按照历史演变顺序,一共分为5个展区陈列,分别是: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每个时期皆以建筑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和背景,阐述瓦当的发展演变及艺术价值。

“物象抒发·笔意生辉——黄卓君作品展”展出十余幅黄卓君教授的风景写生速写及创作。近些年,黄卓君教授的绘画主要围绕风景写生及创作,其笔下的油画风景笔触厚重、色彩鲜明,作品极具表现力,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材质感让人眼前一亮。他擅长以意象表现手法,将万象自然风景浓缩于抽象的线面色块之间,极具奔放流动感,其笔触自由地抒发,营造出充满梦幻般的景物之美,作品让人惊艳,独具情趣且耐人寻味。

一个人接触到的表面带有这个人的痕迹,通过承载转移到下一个接触到这里的人,这些痕迹在时空上不断的变化演绎。“表皮之下”展览从“物体表皮-复杂关系”两个镜像空间入手,以校园寝室为出发点连接到城市。《纪元》《缩影》《微型世界》《窗》《无我之境-本我.自我》五个作品在空间、时间、个体、记忆、文字、材料、感知等多方面对表皮与痕迹进行呈现,力求调动观众的共鸣与多重感官体验,在感受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变化的同时,引发些许对于城市和自身所处环境的思考。

“荟彩化境——色彩综合表现”是设计与艺术学院2021级本科《色彩综合表现》课程的汇报展。本课程是色彩教学系列的专项课题之一,旨在造型思维的转变及色彩表现力的探索。在课程中,学生专注于色彩的写实性、表现性、象征性,把握客观至主观的转换,进行有序又不失个性化的探索。同时,学生注重造型的重塑,将现实的形象打散,与构思想象有机结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材料之美——材料学院微观结构摄影大赛作品展”由华体会体育党委宣传部联合材料学院举办,在光影中体会材料微结构的妙趣,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为器,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一幅幅奇妙的微观世界景象,将专业特色和美学结合,独特呈现了材料学子的创造力与感知力。